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并从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四方面作出部署。宏伟蓝图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支撑。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人”这一核心要素,真正把科技潜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扎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和政治底线。必须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围绕《建议》确定的重点任务与优先方向,强化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推动人才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方向深度融合,切实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科技创新到哪里,服务保障就延伸到哪里”,实现人才发展与国家战略同向发力。
优秀人才是激活团队、带动企业、催生产业的核心力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演进,必须加快集聚一批与高质量发展需求高度匹配的战略型人才。在“引才”上突出精准高效,布局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与协同载体,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吸引海内外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共建共享,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原创突破。在“育才”上聚焦战略需求,紧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数字政务、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的应用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规模化培育具备跨界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与产业领军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优良的发展生态是人才扎根成长、施展才华、迸发活力的基础保障。要让人才近悦远来、安心安业,必须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营造开放包容、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创新文化,支持人才瞄准前沿、勇闯科研“无人区”,力争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突破。另一方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以“破四唯”“立新标”完善评价体系,让人才各尽其才、才尽其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更是赢得未来发展战略主动的关键变量。面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握牢人才这把“金钥匙”,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周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