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典型经验 > 正文

【社会纵横】创新建立省际代表联络站 推进省际区域协同发展

社会纵横

自2021年10月换届以来,贺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与广东肇庆市、清远市、湖南永州市接壤的八步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所辖乡镇,积极探索省际代表联络站建设模式,打破行政壁垒,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凝聚三省(区)各级人大代表力量,推动解决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民生的难题,为促进省际区域协同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注重组织谋划,区域协同制度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下发《打造跨区域协同发挥人大作用工作品牌实施方案》,将创建省际代表联络站列为品牌建设重要内容,构建市、县、乡三级推进省际代表联络站建设机制,坚持“三个优先”:即优先将县(区)领导、乡镇主要领导编入省际代表联络站履职,优先将省际代表联络站打造成星级站,优先落实省际区域民生项目资金,形成“市统筹、县协调、乡落实”的三级联动格局。2021年12月,贺州市与广东省肇庆市、清远市、湖南省永州市签订《省际人大区域合作协议书》,明确建立协作工作领导机制、部门领导互访和联席会议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及合作内容。县(区)落实市级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推动与广东、湖南相邻乡镇建立省际代表联络站。八步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所辖17个乡镇分别与广东、湖南省际区域24个乡镇签订《省际人大区域合作协议书》《省际代表联络站共建协议书》,为常态化合作交流提供制度保障。

注重机制构建,交流沟通定期化。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各省际代表联络站的调研指导,推动联络站从“规范化运作”向“创新化赋能”升级。目前,全市各省际代表联络站已建立联席会议、代表学习培训、进站履职、议事、监督、代表建议办理等制度机制24项。如八步区灵峰镇创新建立“学习培训会-民情沟通会-半年总结会”的闭环机制,通过“学习成果→民情收集→问题攻坚”的转化链条,切实提升跨区域问题解决效率;大宁镇推行“年度主题活动+轮流主持机制+互派干部学习”工作机制,让管理从“静态规范”变为“动态协同”。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建立议题导向协同模式,聚焦省际边界存在的“土地纠纷、乡村协同发展、生态共治”等痛点,建立“跨域联合调研-视察-协商”专项机制,推动边界土地争议化解、生态联防联治等问题落地见效;朝东镇构建省际代表轮值接待、联动履职、建议联办等6项制度,形成全链条区域协作闭环机制。

注重平台建设,履职渠道阵地化。联合粤湘边界相邻乡镇人大,以“标准化建设+差异化创新”为原则,在乡镇行政驻地或村建立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省际人大代表履职提供多元化履职平台。全市共投入100多万元,建成省际代表联络站16个,进站履职代表488人。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平台功能,促进平台作用发挥。八步区铺门镇依托封阳博物馆打造粤桂省际人大代表文化学习交流阵地,加强省际代表学习交流;信都镇省际代表联络站在佛山市建立首个“异地人大代表联络点”,为服务东融、企业发展及大湾区经商代表搭建跨区域桥梁;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在“一村跨两省、一屋有两籍”的湖广村设立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点,便利两省区代表接待选民与交流;白沙镇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人大代表+调解员”工作室,打造集调研、协调、议事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开展社会矛盾联合排查与化解。

注重代表作用,活动内容主题化。通过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各省际代表联络站组织进站代表联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促进省际代表联络站作用长效发挥。开展“产业协同发展·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52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1条,形成《省际边界脐橙产业发展报告》《省际边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调研报告》等专题报告 26份。开展“完善交通路网建设推动互联互通”主题活动36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6条,提出代表建议18件,积极为编制跨区域民族地区县乡公路连通工程实施方案建言献策。组织开展“贺江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联治”等主题活动27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8条,提出代表建议9件,推动双方政府加强对污水排入、垃圾倾倒、非法采砂等行为的治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安建设”等主题宣传活动65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注重工作实效,协同效能最大化。促进产业协同共进,组织代表围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联合开展调研活动,推动边界地区产业布局优化与协同发展,已组建省际蔬菜、水果、文旅产业发展联盟25个,产值达1.3亿元,惠及农户5210户2.1万人;共同打造跨区域旅游精品路线13条,形成紧密型桂粤湘旅游圈。促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组织代表联合开展交通设施建设视察活动,推动贺州、清远、永州三市累计投入近4亿元,打通一批边界的“断头路”“瓶颈桥”,完成18条约120公里的跨区域民族地区县乡公路建设和提质改造,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省际边界和谐稳定,深化社会治理协同,组织代表联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推动建立联合人民调解室41个、省际综治联勤警务室13个,成功化解边界山林土地纠纷等问题56起,解决省际环保突出问题6个,并有效打击了跨区域违法犯罪活动。(贺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罗政 黎英)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