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地方要闻 > 正文

【乡村全面振兴】火红辣椒映满田 京疆协作让墨玉丰收更有“底气”

乡村振兴

金秋十月,新疆墨玉县近4万亩辣椒采收进入收尾阶段,雅瓦乡、喀尔赛镇等乡镇的田间地头仍可见忙碌的身影,鲜红的辣椒经分拣后铺满晾晒场,加工车间里流水线正高效运转。自9月6日集中开摘以来,新疆金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收储辣椒约100吨。截至目前全县已收获1.15万亩辣椒。这抹跃动的“红椒色”背后,是北京援疆力量搭建的产学研协作桥梁与全链条赋能,让曾经的零散种植成长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IMG_256

新疆金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收储辣椒约100吨

依托北京市援疆搭建的产学研协作桥梁,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曾率领由高校专家、种业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专程赴墨玉县开展辣椒育苗及移栽情况深度调研。团队先后走进新疆天椒红安种业、新疆农优特实业等企业的育苗基地,仔细查看育种状况,针对育苗技术优化、品种特性改良等问题提出专业建议;在普恰克其镇、雅瓦乡的种植田块,团队与农户深入交流,全面掌握当地种植现状,为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一手资料。

IMG_257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率队到墨玉调研

此后,湖南农业大学刘志敏教授团队持续扎根墨玉,围绕辣椒品种适配性开展专项研究。针对南疆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团队采集上千组土壤成分、气候数据,通过反复试种对比,最终筛选出天椒红冠、湘涮辣8号等10余个抗病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质品种。在普恰克其镇墩阿其玛村的“百椒园”示范基地,232.48亩试验田完成了200个辣椒品种的适应性测试,刘志敏教授团队全程跟踪记录各品种生长周期、产量表现,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分析,为近4万亩辣椒规模化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援疆资金专项支持建设的标准化育苗棚、配套灌溉设施,更让优质种苗培育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为产业发展筑牢源头保障。

IMG_258

湖南农业大学刘志敏教授团队持续扎根墨玉,围绕辣椒品种适配性开展专项研究

在援疆资源的精准赋能下,墨玉县辣椒种植实现从零散分布到规模化布局的转型。通过推广“科研+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当地龙头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同步提供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的全流程服务。新疆金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援疆配套的晾晒场、分拣车间,在普恰克其镇、喀尔赛镇等地发展订单种植0.8万亩,带动4500户农户规范种植;新疆天椒红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雅瓦乡打造重点种植基地2.07万亩,同时引导2400户农户利用庭院空间发展辣椒种植,让“巴掌大的庭院”变成增收宝地。截至目前,全县近4万亩辣椒种植形成朝天椒、辣素辣椒等品种布局,覆盖多个乡镇的集中连片发展格局。

IMG_259

墨玉县辣椒种植实现从零散分布到规模化布局的转型

9月至10月的采收季里,田间采摘与车间加工的繁忙景象交织成丰收图景。在新疆金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总经理姚友军正和负责人刘权围着收购台账交流,鲜红的辣椒经清洗、分拣后,或装袋制成保鲜椒,或装箱准备发运。“今年到现在收了100吨辣椒,8号辣椒最抢手,多亏了刘志敏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品种好,农户种得有信心,我们收得也放心。”姚友军随手拿起一颗饱满的椒果,语气里满是认可。刘权则补充道:“每天都会和种植户核对采收进度,确保椒果及时收储,不耽误晾晒加工,让农户的收成能尽快变现。”

IMG_260

田间采摘与车间加工的繁忙景象交织成丰收图景

田间地头同样热闹,喀尔赛镇巴格其村村民麦麦提如孜·依斯玛伊力今年种植5.9亩8号辣椒,收获2419公斤,销售收入达2万余元,同时在晾晒场务工每天还能获得150元收入;在金源公司的加工车间,像阿依古丽·买买提这样的本地务工村民旺季日均收入可达200多元,实现“家门口就业”。两家龙头企业已带动普恰克其镇等乡镇超4000人次季节性务工,让近4万亩辣椒种植户既能通过种植获利,又能依托产业链就业增收。

IMG_261

墨玉县辣椒采收进入收尾阶段

借助北京援疆搭建的市场对接平台,墨玉辣椒正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姚友军介绍,公司在稳定国内销售渠道的同时,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完成多项出口资质认证,“8号辣椒因为品质好,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预计明年就能实现批量出口,到时候能带动更多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刘权则负责对接种植户与加工环节的衔接,确保从田间采收的辣椒能快速进入加工流程,保障产品品质,“我们还在优化分拣标准,根据椒果大小、色泽分级,让墨玉辣椒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IMG_262

“墨玉辣椒”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统一的品种标准、规范的种植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管控,让“墨玉辣椒”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如今,这片浸润着京疆协作力量的红土地上,近4万亩辣椒不仅“链”起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更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坚实支撑,让红色产业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墨玉县融媒体中心 刘绍斌)

【据墨玉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