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唯有将学习教育收官作为新的起点再出发,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筑牢作风建设的长效根基。
上好作风建设思想淬炼“常修课”。在本次学习教育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普遍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政治历练和党性锻炼,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纪律意识持续增强,党的作风实现整体性提升。然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需高度警惕,时刻防范学习教育结束后容易产生的“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情绪,杜绝作风问题反弹回潮、卷土重来。新起点上,必须发扬好“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用典型案例敲钟示警,以先进事迹凝聚力量,让为民初心从“学习教育课”升华为“终身必修课”,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扎紧作风建设制度笼子“再加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靠制度化规范化来保证。新起点上,需要及时总结学习教育成效和经验,将作风建设成果固化为制度规范。既要针对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细化标准、明确边界,避免制度“模糊地带”;也要健全制度动态优化机制,定期梳理作风问题新动向,及时修订完善现有规定。在完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监督执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让制度防线越织越密。
打响实践转化“持久战”。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靠群众获得感来检验。只有将作风建设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彰显其价值。新起点上,要把学习教育中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切实解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烦心事、揪心事。同时,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评价机制,让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评判者和监督者,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确保作风建设的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唯有以思想自觉强根基、以制度建设固根本、以实践行动求实效,方能让优良作风真正化风成俗。在新的赶考路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永葆“赶考”清醒,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让作风建设的接力棒永远传递,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作风保障。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办事处 程雨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