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基层治理 > 正文

【基层治理】以军休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社区政委”三年多的实践,不只是为了将一批优秀的军休干部投放到社区参加基层治理,而是希望搭建一个真正可持续、能循环、有生命力的治理生态。有两个关注点:一是超大城市治理对思政引领、专业力量、群众威望的真实需求;二是把军休干部身上沉淀的“宝贵经历”“银发力量”“红色动能”释放出来。我们军休工作者的角色,是当好这个生态系统的“架构师”和“接线员”,做到不散架,不掉线。

一、从“做活动”到“建体系”,找准军休干部融入社区的深层路径

传统视角,发挥老同志作用常侧重于“参加志愿服务”。要实现可持续的深度融入,必须从搞活动转向建体系,也就是说,不是光靠重要节点一阵风,得常年如沐春风,要紧时候能防风。目前我们正在推动三个转变。

(一)从“树典型”到“建平台”。我们培树打造的不仅是个体典型,还有“社区政委工作室”这一标准化、功能化的物理空间与治理枢纽,但6个工作室还没有形成气候。期待打造更多的工作室,有机嵌入社区治理,有地方、有制度、有用处、有人气,确保军休干部的宝贵经验和善行义举可持续、被信任、有章可依。

(二)从“派任务”到“优匹配”。我们将每位“社区政委”视为一个“能力单元”,通过建立资源清单、进行分类(宣讲类、医疗类、治理类、关爱类),根据社区的需求清单进行精准对接,今后的目标是打造一张“社区点单、政委响应、有序共享”的协作网络,成为社会“点单”平台中的一股清流。

(三)从“搞项目”到“育生态”。我们追求的不是单次效果,而是希望培育一个能自我造血、持续优化、具有军休特色的公益生态。通过“对接-服务-激励”闭环和多元认可机制,让社区政委有成就感、社区有获得感。

二、从“参与者”到“赋能者”治理共同体的“一池春水

“社区政委”工作的更大价值,在于他带来的“溢出效应”。他们不仅是服务提供者,更是社区治理的催化剂,要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

(一)基层党建引活水。军休干部是“行走的党史军史库”“鲜活的教科书”。有一些特别优秀的社区政委,凭其深厚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带兵经验,是有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政治引领力潜质的。今后计划构建“红色赋能站”,打造“红色智库”联席机制,探索“数字资源库”,让党课不光能听,还能“回放”、能“点播”,甚至能“互动”。

(二)社区自治聚滴露。对社区治理中的“硬骨头”,“社区政委”凭借其公正的形象、丰富的协调经验和天然的威望,助推居民从“抱怨者”转变为“协商者”和“行动者”。今后探索打造“政委会诊团”,探索设立“居民议事厅”,培养社区自治骨干、搭建理性对话空间,推动从“解决一个难题”到“培养一套机制”,争取做到“小事不出群、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政委朋友圈”。

(三)关爱成长润新苗。“社区少先队政治辅导员”是社区政委的子品牌,我们开展的思政教育已经从最初的“讲故事”到“讲三观”,从“单向输入”进阶“双向共鸣”。今后,我们想开发“红色实景叙事”“家风传承工作坊”等,联动青年社工、家庭、学校、搭建更多“银青共生”的场景,在情感陪伴、学业职业引导、社会实践中实现代际互哺,跨代圈粉。

(四)协同网络汇百川。“社区政委”是多元治理力量的优秀队伍,他们的身份和志愿服务,正逐步促进军休机构、街道、居委、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的链接与整合,期待今后能推动起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同时发挥“社区政委”穿引作用,把“单点发力”升级为“系统作战”“跨界共治”,放大社区治理的综合效能。

三、从“创新实践”到“标准范式”,探索未来可持续发展

“社区政委”的“星星之火”已经被大家看到,怎样渐成“燎原之势”,其长远发展仍需我们以创新的思维与踏实的工作持续攻坚,我们不仅有热血,还要有“脚本”,有“道具”,有“票房”。

(一)数字赋能,提效减负今后,我们想打造“社区政委”数字平台,实现“社区需求在线发布、政委资源一键匹配、服务过程动态记录、治理成效智能评价”。通过数字化手段,进一步降低对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扩大覆盖范围,为科学决策和精准优化提供支撑。

(二)制度保障,稳定预期我们期待将“社区政委”参与基层治理的模式,联合有关部门通过政策性文件比如规章、办法予以固化,明确其身份定位、权利义务、激励保障和经费支持,使其从一项创新工作变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的安排,解除后顾之忧,保障行稳致远。

(三)价值量化,彰显贡献。我们想尝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看宣讲了多少场、调解了多少矛盾,更要探索如何量化社区政委带来的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满意度提高、矛盾化解周期缩短等隐性治理效益,让这份隐形价值获得更多的认同与支持。

(四)品牌矩阵,持续发展。鼓励各区、各街镇(社区)在“社区政委”通用品牌基础上,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培育打造一些“连锁”“联合”的品牌系列,形成“一区一品、一街一特、一市一范”的生动局面,今后长三角可以互动,全国可以交流,增强社区政委发挥作用的长久生命力。

“社区政委”的本质,往小处说,是军休干部老有所为,开展集体、特色志愿服务的温暖尝试。往大处说,其实是一场关于如何将国家战略资源与基层治理需求创造性结合的重要实验。我们衷心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更多军休干部的银发力量发光发热,一起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探出一条更温暖、更坚实的路。

(万丽娜)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