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基层治理 > 正文

【基层治理】细处落墨绘新景 精微治理解难题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必须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是立足宏观的战略布局、长远的发展目标,“小”是聚焦微观的民生琐事、具体的服务场景。唯有“以小见大”,在细微处下功夫,方能推动基层治理实现大跨越、大提升。

以小焕新,绘大图景。基层的街头巷尾、乡村田野,处处是承载民意的小场景,也是治理成效的直观展现。一处处充电车棚解决了居民充电难题,一个个智能垃圾站引领了垃圾分类新风尚,一块块共富菜地激活了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这些“小而精”的民生探索,以绣花功夫织就基层治理的创新图景。同时,一座座废弃的核酸亭摇身变成了便民服务点,一处处小区边角料空地改造变成了儿童游乐区。这些“小而美”的民生工程,以“微改造”实现旧场景的“微升级、焕新颜”,既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更在点滴积累中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大幅跃升。当无数个这样的“治理小细胞”被激活,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大图景正在基层徐徐绘就。

以小服务,赢大民心。基层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怎么赢得民心,答案写在基层的暖心服务里。一把共享雨伞为暴雨天归家的人撑起归途的温暖,一盒应急药品为深夜独居老人化解病痛危机,一条无障碍坡道为残障群体打破出行壁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细节,实则是用脚步丈量民情时收集的“温暖火种”,在嘘寒问暖中燃起了基层善治的燎原之火。从寒冬里为环卫工人设立的“暖心驿站”,到暑期为双职工家庭开放的“社区托管班”;从为新市民量身定制的“融入指南”,到为老年人开设的“手机课堂”——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服务创新,似“信任细流”汇聚成哺育社区的江河,以“细水长流”的坚持,滋养遮风挡雨的“民生大树”。

以小切口,谋大变革。基层治理的症结难点,常隐于日常运转的细微褶皱里。一条坑洼盲道折射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滞后,一处卫生死角暴露长效管护机制的缺位,一张重复填写的表格反映行政流程的冗余。这些“小切口”如精准的探照灯,通过社区工作者“铁脚板”的实地丈量、居民微信群里的即时反馈、智慧治理平台的热力分析,精准锁定治理链条的断点堵点。将“旧房改造”纳入民生微实事项目,实行限期整改;建立“卫生死角认领制”,发动居民参与共建共管;推行“表格瘦身行动”,精简合并重复报表。这些以切口为导向的改革提升,正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撬动基层治理体系的系统性重构。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  董诗涵)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