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流转,青春激荡。近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启动。采访活动沿着这条以“水”为脉络的青春之旅,用脚步丈量江河湖海,用镜头记录时代脉搏,在网络空间唱响激昂的青春乐章。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大思政课”,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淬炼,引领新时代青年在江河湖海间读懂中国,在奋楫争先中担当使命。
以水为源,涵养青春之志。水的生命力在于其不竭的源头,青春的价值根植于崇高的志向。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十三载栉风沐雨,其志在天下安澜;今有南水北调建设者以智慧驯服怒涛,数十载攻坚克难,其志在千秋福祉。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正是“志”之所在:伟大的事业必然始于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方能铸就不凡的人生。
江河无言,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大江东去,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青年当涵养青春之志,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科技攻关最前沿、乡村全面振兴第一线、社会服务各领域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锻炼,练就一身解决真问题的硬功夫,如水源之积蓄,待时而发,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以水为镜,映照青春之路。水的前行,会填满每一个洼地;青春的道路,需踏稳每一个脚印。以水为镜,既要照见内心的清澈与纯粹,更要映现行动的扎实与果决。“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用三十六年的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近十公里长的“生命渠”,用实干改变了家乡缺水的命运。在广袤乡村,无数新农人扎根基层,将直播间开到稻田里,用无人机播种施肥,真正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这些生动的实践告诉我们:行动的力量源于穿山劈岭的执着,青春的底色在于始终不懈的奋斗。
水,至柔而至刚,其“韧性”在于目标专一;水,荡涤污秽而自清,其“包容”在于不择细流;水,奔流赴海而不返,其“奉献”在于润泽万物。走好青春之路,当培养如水般的韧性、包容与奉献精神,在困难挑战前百折不回、永不言弃,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开阔胸襟,在服务社会中奉献才智、实现价值,将个人奋斗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以水为势,引领青春之航。水的力量在于汇聚,时代的进步在于开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这既是时代给予青年的宝贵机遇,也是历史赋予青年的重大责任。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发团队,精准把握海洋强国建设之大势,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实现万米深潜的突破。在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那些将智慧力量倾注于江河治理的青年工程师,顺应绿色发展之大势,用创新技术守护绿水青山。他们的卓越实践生动诠释了“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
“势”,非被动的等待,而是主动的创造。今日之青年,不仅要做“逐浪者”,更要争做新时代的“造势者”,以青春的智慧和力量挺膺担当,奏响时代强音。(郭伟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