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下文简称《规定》),《规定》要求基层党组织就形式主义问题深挖病灶、靶向施治,切实减轻党员干部的“额外负重”,让基层减负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基层减负是一盘“长局”,既要用“猛攻”“强攻”直击问题,又要徐徐图之累积“厚势”,做到“知所为”“知可为”“知何为”才能不走偏,见长效。
明晰定义“知所为”,走好减负“先手棋”。“知所为”是 “知道应该做什么”。基层职责边界不清、权责不一致、责能不匹配是基层不断添新负的直接原因。落好减负的“第一子”,就要知道“负”在哪里,厘清“责任”与“负担”定义区别就是全局的“先手棋”。要精准制定基层履职清单,明确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要建立准入负面清单,健全事权准入制度,对后续拟下沉基层的事权遵循“依法行政、非准禁入”进行长效管理,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才能为减负这盘棋谋得先机。
提高思想“知可为”,布好防偏“关键棋”。“知可为”是“知道可以做什么”。减负工作为基层干部卸下重负,但也会衍生出“借机躺平”等问题。要下好防止“减负”走偏变“减责”这步“关键棋”,在于树立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思想认知,让干部“知可为”。要坚决纠治“着眼形式求成绩”和“过度留痕求自保”的不正之风,统筹“减考核”与“优评价”,在减少“痕迹考核”的同时,建立以群众满意度、实绩成效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有为者有位”的氛围,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干、干大事、干好事。
锚定方向“知何为”,下好增效“制胜棋”。“知何为”即“知道应该怎么做”。若是沿用开会、发文、督查“老三板斧”推动减负这项新工作,既达不到减负目标,又会出现“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新问题。在基层减负这盘“长局”里,“制胜棋”是实现工作方式变革。要统筹“减形式”与“强实质”,在精文简会的同时,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具体工作配具体方法”。要统筹“减责任”与“赋权限”,在清理基层不应承担的责任时,同步下沉必要的权限和资源,让基层干部有更大的作为空间,如此方能实现“轻装上阵落子准”,推动基层这盘棋局在谋项目、解难题、惠民生的棋盘上落子有声、行稳致远。
(浙江省桐乡市大麻镇人民政府 王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