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基层治理 > 正文

【基层治理】作风建设重在“内外兼修”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众人目光下做事,总会不自觉地打起十二分精神;没人留意时,偶尔也会想松口气、偷偷懒。对于干部而言,前者是服务群众、接受监督的公开场合,后者是“八小时外”的作风考验。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既考验“台前”的严谨审慎,更检验“幕后”的内心定力。作风建设绝非一时“表演作秀”,而是要将外在的纪律规矩内化为“无人监督亦不松懈”的自觉和“台前幕后表里如一”的本色,为党的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干部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在公众面前的一言一行皆受瞩目,一举一动皆系民心。在工作场合中,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树立干部专业、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必须高标准、严要求。首先要遵规守纪,以党章党规、法律法规为准绳,确保权力运行不越界、不脱轨;重点要接受监督,主动将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聚光灯”下,习惯在注视下工作、在监督下用权,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作风建设的真正考验,在于脱离公众视野的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在没有外界直接监督的地方,干部更要恪守慎独和慎微,慎独之要,在于“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不抱“无人知晓便无碍”的侥幸,持续用理想信念“补钙壮骨”,让自律从“外在要求”变成“内在自觉”。慎微之重,在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不因“小事无关大局”而松懈,把作风要求融入日常,不忽视微小诱惑、不放松言行约束,严防从小事中滑向腐败深渊。

“台前”的遵规守纪与“幕后”的慎独慎微并非彼此割裂,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台前”的良好表现离不开“幕后”的自我约束和修养,“幕后”的定力也会在“台前”得以体现和检验。作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实现“知行合一”的升华。这要求广大干部必须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使之成为无须提醒的思想自觉,实现从“不敢”“不能”到“不想”的根本转变;同时,必须将优良作风外化于行,使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当“台前”的清风正气与“幕后”的坚实定力合而为一,作风建设才能真正从外在约束走向内在品格,从一时成效走向长久常态,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提供坚不可摧的作风保障。

(中共义乌市委组织部 陈是)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