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水脉孕初心 青春绘华章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江河的奔涌从未停歇,文明的对话永无止境。近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在江苏启动。此次采访活动以“水”为脉、沿“水”而行,如同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江苏与水的不解之缘,让广大青年在奋勇前行中探寻初心与使命。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着,追求不懈。从历史深处走来,江苏的治水史本身就是一部坚韧执着的奋斗史。北宋天禧年间,范仲淹面对“风潮泛滥,淹没田产,毁坏亭灶”的惨状,力排众议修筑71公里的范公堤,四年艰辛终换“泻卤之地,复为良田”的安宁。抗日战争时期,宋乃德抱病带领群众筑成45公里的宋公堤,以“不让咸潮到阜东”的执着守护一方百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持续探寻治水“密码”,从中汲取智慧,激发前行和奋进力量。

如今,这份坚韧被新时代青年传承下来,进一步转化为对人水和谐的坚守。在南京,青年科研团队研发生态护岸技术,让滩涂重焕生机,实现了从“化工围江”到“江豚逐浪”的蝶变;在太湖宜兴水域,技术员操控“太湖之光”作业平台,将淤泥变废为宝制成市政用砖,为生态修复写下青春注脚。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以执着坚守、无私奉献诠释了水的坚韧,不仅让千年治水精神焕发时代活力,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青春,是一首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乐章,恰如水的灵动,懂得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也正是这份灵动,滋养着江苏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无论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用智能制浆、数字孪生等技术将洪泽湖防洪标准从“百年一遇”提升至“三百年一遇”;还是常州率先打造全域河湖无人机智慧巡查全覆盖网络,实现河湖管理从“人追问题”到“问题找人”的成功转型,如今,科技创新正渗透进江苏的每一寸水域——以水的灵动激活创新“基因”,让科技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实现了传统水利与现代技术的“同频共振”。

以水明德,以水砺志,以水为镜。江苏的水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让他们懂得了坚韧、奉献、进取与突破。这场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不仅展现了江苏“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发展轨迹,更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水的坚韧赋予我们迎难而上的勇气,水的灵动给予我们创新突破的智慧,而青春的力量则让这份勇气与智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一份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当青春与水脉相遇,激荡出最动人的时代篇章。江苏的水脉里,既有历史的厚重,更有未来的希望。在“幸福河湖”建设的新征程上,必将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接续奋斗,在祖国大地上续写更加壮美的时代华章。(丛中杰)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