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并深入实施“1234”工作机制,有效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以党建引领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引擎”。
绘就“一张愿景图”,明确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方向。坚持系统谋划、全域推进,立足全县产业布局、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融入县域发展大局。以市委“百村晋位”活动为契机,科学制定并强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全覆盖;推动10%的村超过20万元,5%的村突破50万元。着力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崭新画卷,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提供共同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
突出“两个关键点”,筑牢集体经济发展人才支撑。充分认识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始终把建强“头雁”队伍和培育乡土人才作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支撑。一方面突出头雁引领,创新实施村级党组织书记“优化队伍结构、深化源头培养、强化教育培训、细化职责任务”的“四化”培养机制;通过动态调整,已调换村党组织书记25人,建立含401名带头人后备人选在内的1292名村级后备力量库。另一方面突出人才培育,依托乡村振兴学校、县委党校等平台,精准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扎根农村、精通技术、善于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带动形成“大嘎海图小米”“北四家子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已培训实用人才623人次,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造“三条示范带”,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多元路径。为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着力打造三条集体经济示范带。打造“101线”设施农业示范带,以波罗赤镇为核心带动周边乡镇,采取“党支部+企业+高校+农户”模式,抢抓“千名专家进园区”政策机遇,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540栋,示范带内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4年,波罗赤镇8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00万元。打造朝大线电商直播示范带,以木头城子镇为中心覆盖周边区域,推行“党支部+联合党委+基地+电商+农户”的“5+”发展模式,培养“新农人”“流量主播”20余名,电商团队粉丝量超3万人,年线上销售额达500余万元;示范带内3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5个村超20万元。打造朝青线农文旅融合示范带,以柳城街道为中心,充分挖掘周边乡镇特色农产品和自然人文景观,打造“农业采摘+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
打好“四套组合拳”,破解集体经济发展瓶颈难题。运用“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产。全面摸排闲置资源1192亩,通过发包、出租等方式,把闲置耕地等“沉睡资产”转化为“活力资源”。东大道乡把北炉村85亩闲置河滩地打包出租,3年为村集体创收8.9万元。“联村抱团”打破单打独斗,组建二十家子豆制品等产业联合党委8个,覆盖30个村,推动区域联动、强弱联合、产业聚合,带动增收200余万元。“组织引领”推动党群共富,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设立党群共富责任区1153个,培养党员致富骨干4227人,结对帮带1.6万余农户发展产业。“量体裁衣”确保精准施策。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策”,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指导机制。2024年以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7个,培育樱桃、辣椒、小米等产业40余个。(中共朝阳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