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反向旅游”何以打动人心?

1759457917272

这个假期,朋友圈里的风景变了样: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热门景区,反倒出现了许多小众城市的风景与街巷,更多了一分寻常生活的烟火气。这些曾经在旅游地图上默默无闻的目的地,如今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心灵栖息处”。

仔细想来,这种变化源于我们对旅行意义的重新发现。曾几何时,旅游仿佛成了另一种任务:赶行程、打卡点、拍照片,忙碌得让人忘了为什么出发。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反向而行”,在旅途中追求更真实、更松弛的体验感。当热门景区人满为患、消费水涨船高时,新兴目的地不仅提供了更舒适的空间、更合理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其依然保留着未被过度商业化的原真面貌——可能是老街坊的特色建筑,也可能是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这种沉浸式的融入体验,让旅行从“去过哪里”转向“感受什么”、从“观看风景”变成“触摸生活”,恰好满足了当下人们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外所需要的精神抚慰。

这场“反向旅游”的实现,离不开时代发展的助力。过去,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因信息闭塞而“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一篇网友的真诚分享、一段短视频的生动呈现,就能让一个冷门角落走进大众视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更是让远方变得触手可及。这些变化不仅拉近了人与远方的距离,更推动了对于文旅资源的再挖掘,大家开始给予曾经被忽视的地方新的关注,也让旅游经济发展的红利流向更广阔的区域。

不过,一个地方能否将一时“动心”转化为长久“倾心”,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让人去了还想再去的城市,往往都把握好了变与不变的平衡:既能守住地方特色的“魂”,不盲目跟风,悉心呵护独特的文化底蕴;又能修好旅游服务的“门”,用更为整洁的环境、诚信的经营、友善的待客,让每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说到底,“反向旅游”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在于它精准回应了当下人们对放松式休假与个性化体验的内在需求。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一段独特记忆、一份真实感动而专门探访一个地方,当越来越多的目的地能因自身的独特价值而被看见、被欣赏,旅游生态才能真正呈现出多元、健康而充满活力的多彩局面。(刘佳辰)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