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创新提出“11365”总体发展思路,明确“建设有机农业强县、争创乡村振兴样板区”战略目标,以“调强一产”为战略支点,置身“特优发展”价值坐标,系统构建“沟域联动、全链打造、有机赋能、七型创建”的转型路径,形成强村富民的实践范式。2025年上半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达6.3%且位居晋中市第二,成功入选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全国试点,获评山西省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县,为中西部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全面振兴转型样本。
环境打底,夯实产业振兴基础
昔阳县委以“垃圾不落地、昔阳更美丽”为总目标,创新实施“拆违治乱铸形、三大革命提质、基础补短强基”三大行动,通过“硬件筑基+软件铸魂”双轮驱动实现环境蝶变。硬件方面,推进50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13934座户厕改造、55个村污水治理及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实施“三线”整治,筑牢乡村硬支撑;全域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将600余个垃圾池升级为花池菜园,利用废旧轮胎、油桶打造3000余处微景观,试点建立“分-收-运-处”全链条垃圾分类体系。软件方面,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引导群众参与“我的村庄我建设”行动,通过“四美”创建激发内生动力,鼓励村民打造“三小”生态景观,首创“花园乡村”“艺术乡村”“无废乡村”三大样板获全市推广,形成“环境治理-群众参与-持续美化”的良性循环。
调“强”一产,壮大有机特优农业
昔阳县立足“山多川少、人多地少、沟多水少”的山区农业本底,以“调强一产”为战略引擎,聚焦有机特优农业发展,实施“沟域联动破散户、全链打造破小农、有机赋能破市场”三大突破行动,探索出山区农业转型新路径。
探索“沟域经济”模式,跨乡镇规划13条特色产业廊带,建成10大农业产业园,培育9家省市级龙头企业,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构建8条全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与市场终端融合,建成华北最大种猪、梅花鹿养殖基地及全省最大肉牛屠宰、黑牛产销、板栗种植基地,实现“三链同构”。
全域推进有机农业转型,新建高标准农田18.1万亩,推广有机旱作技术23.6万亩,建立3个博士工作站、2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培育特优农产品200余款,小露核桃加工获省级创业大赛二等奖,2025年上半年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5亿元。
七型引领,打造农文旅融合共富样板
昔阳县委深学笃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七型引领、百村创建、业兴人和、城乡共富”框架,以农文旅融合为引擎,打造“康养旅居、培训研学、绿色低碳”三大主题村庄集群,探索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七型”创建各具特色:名村示范型激活大寨品牌,改造火车皮窑洞建118间民宿,开发“七彩梯田”、劳动研学等体验项目,年游客量从30万跃至80万,获央视专题展示;生态康养型盘活森林、闲置民居,植入滑雪滑草、中医太极等业态,打造崇家岭“四季康养”等场景;古村盘活型活化非遗文化,建成西南沟“幸福旅拍基地”、长岭“非遗工坊”、北岩“崖下人家”等品牌;景区联动型依托大寨、石马景区,打造南郝峪“北方小九寨”等品牌;城郊融合型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北亩“梅花鹿产学研基地”等项目;工农互补型代表三都村以工补农,发展配套服务业,村集体收入破120万元;集聚提升型以乡镇为中心,打造西峪红色研学基地等特色乡村。
实施“文旅+”战略,推动文旅产业与农业、交通、培训研学、非遗文创等深度融合,串联38个景区景点与115个村庄,形成产业联动,建成各具特色的民宿集群77处648间,推出系列主题文创品牌。通过举办太极拳非遗纪念大会、竞速三轮车赛等活动引流,培育民宿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集群。全县已建成的26个农文旅融合新场景,吸引游客717万人次,同比增长23.9倍,综合收入22.8亿元,第三产业增速4.9%。
“四治融合”,创优乡村治理
坚持环境、产业、治理三者互融互促,打造“大寨村晚”“幸福+码”“美德银行”“昔心解忧”“昔阳智办”等治理品牌,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共同发力,构建“四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获得感双提升。
通过五大品牌协同发力,昔阳县在自治中激发群众活力、在德治中培育文明乡风、在法治中强化规则意识、在智治中提升治理效能,形成“环境美、产业兴、治理优、百姓富”的良性互动格局。
创新机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实用化引才:赴海南、石家庄、哈尔滨等地专项推介,成立大寨乡村振兴研究院、葛昌纯院士工作站,举办“松溪大讲堂”“两山培训营”,引进急需紧缺硕士67名,与30余所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50余个,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生态。
多元化融资: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创新“政府投基建、企业建产业、村集体资源入股”模式,盘活旧资源、植入新业态,以小投资撬动大发展。
前置化运营:推行“策、规、建、管、运”全周期管理,引进中央财经大学、华影文旅等团队驻村运营,以市场思维倒逼项目规划建设,确保项目高效落地。
前瞻性探索:成立县级国运公司,联动“乡投”“强村”公司,试点“两山银行”改革,将闲置资源资产估值存入银行,吸引第三方投资,激活农村内生动力。
未来,昔阳县委将继续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大目标,以“一年一个台阶”的韧劲深耕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久久为功、探索实践,绘就山乡更美、百姓更富、活力更足的壮美图景。(昔阳县委政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