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党建创新 > 正文

【党建创新】锚定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建创新2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以“党建+”模式为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让健康中国战略在长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

图为长沙市第一医院23个在职党支部常态化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宣教活动

党建+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长沙市第一医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一方面,通过“支部+社区”结对共建,开展“树旗扎根”行动,主动融入城市大党建。医院的23个在职党支部常态化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如演示呼吸操、进行应急培训、开展慢病诊疗筛查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医院还率先托管清水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优秀党员业务骨干和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其运营管理,成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示范窗口。

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党建+医联体”模式,与驻地政府合作建设紧密型城市医联体。作为开福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医院党委联合区内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家公共卫生机构,构建“1+16+2”医疗集团体系,服务范围188平方公里。通过深化共建共管机制、联合门诊建设、医疗资源共享、同质化培训等多方面合作,促进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中心一特色一专科”“专科+全科+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有力助推了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院还创新药事管理模式,建立开福区城市医疗集团处方审核中心,建成长沙市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及远程影像中心,提供即时诊断服务。2022年以来共开展远程诊断8万多例,远程心电绿色通道手术救治过程平均42分钟,均低于国际标准的90分钟D2B时间。

此外,医院积极拓展省外合作,与贵州毕节等地结对,在医疗服务、科室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开展紧密合作,有效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医院开展巡回医疗活动,组织多学科医疗巡回工作队前往宁乡市等地。以宁乡市双凫铺中心卫生院为例,医疗巡回工作队为当地患者提供了1000余人次的诊疗服务,还培训了200余名医务人员。2024年11月30日以来,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开展大型义诊月和开福区居民免费体检体验活动,减免费用130余万元,落实到开福区16个街道近万名居民。据统计,2023年至今,医院累计派出基层帮扶专家2409人次,义诊、讲座294场次,接收基层医务人员进修109人次,双向转诊转入15995人次,转出9638人次。

党建+学科建设:强化医院核心竞争力

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殷切期望,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目标。长沙市第一医院党委按照“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以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为引领,以长沙市肿瘤医院为依托,以感染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等专科发展为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方面,筑牢感染病能力区位优势,全力推进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入选“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成为国家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单位,感染科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感染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

另一方面,基于长沙市本级缺乏肿瘤专科医院的现状,医院在北院区挂牌长沙市肿瘤医院,并作为长沙市癌症防治中心挂靠单位,致力于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肿瘤防治高地。长沙市肿瘤医院采用“院中院”模式设立,以“防、筛、诊、治、康”一站式服务管理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肿瘤防治体系,致力打造消化系统肿瘤、胸部肿瘤、头颈部肿瘤一体化诊疗中心,逐步扩展至乳腺、甲状腺、妇科等领域。

医院将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支部建在学科上”,实现临床科主任与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课等为载体,将党的理论学习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建立科室管理组,参与科室重大事项、重要人事、重大项目、大额资金等决策。

学科发展,人才是关键。医院建立并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高知群体机制,加强与人才的沟通交流。近年来,医院通过内培外引,新增外聘省部级医院专家至20人、立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团队等专家团队7个。骨科团队SUPER - 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国内领先,普通外科团队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行乙状结肠远端癌根治术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累计完成各类高危四级手术超万例,医院大力发展体外循环、ECMO等尖端技术,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完成ECMO紧急救援121例。同时,支部书记带头推行“双培双带”,将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

党建+行风监督: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清廉医院建设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长沙市第一医院积极探索开展“党建+行风监督”,建立了“党建引领、纪委组织、多部门联合、全面监督”的工作机制,形成“完善构架、紧扣医疗、清单监督、闭环管理”的工作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医院启动“党风行风廉政查房”,聚焦党建、医疗安全、卓越服务、清廉医保、廉洁从业、设备耗材、科研诚信等方面,设置60项检查指标,深入临床一线科室进行现场查房、监督和评价。“整改清单”由科室所属的党支部负责,党支部书记牵头督促所辖科室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查房结果与KPI绩效考核挂钩。自该模式实施以来,累计发现问题121个,已整改完成114个,需长期整改问题7个。

此外,医院还推出“上榜、上课、上墙”举措,着力打造预防监督一体化平台。建立“医德医风”光荣榜,对每季度收到锦旗、感谢信、表扬信的科室及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并宣传。开设“纪法课堂”,每季度外请专家来院授课,在医院官网开设专栏,持续推送纪法知识。打造“清廉科室”示范样板,遴选普外中心等10个科室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清廉科室”创建。

党建+全面质量管理监督:提升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求之一。长沙市第一医院将党建工作与全面质量管理监督相结合,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2023年,医院完善了全面质量管理架构,探索成立行业行风监督委员会,形成了“1+8”质量管理体系,并聘任资深专家担任全面质量管理监督员。通过聚焦医疗质量、护理管理、医院感染、学术、医院伦理、后勤保障、医疗器械、质量指标评价8个方面,研究制定了13项量化指标,分线深入各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其下设委员会进行监督检查。

医院每月定期对医疗业务指标及医疗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点评,通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自查+检查+反馈+讲评”的流程,扎实推进监督工作,形成监督闭环,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提升了医疗质量。这一系列举措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也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创新性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监督”等工作举措,2024年,监督专家通过“听、看、查、访”等方式,共发现问题40个,提出整改建议44条,推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持续优化。

党建+便民惠民:建设“磁性医院”

医院坚持把党建成效转化为患者可感知的民生实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在院党委领导下,院纪委统筹各医疗业务线推出了“三减一增”便民惠民措施,从“减免费用让患者省钱更安心”“减少流程让患者少跑腿更舒心”“减少担忧让患者规范诊疗更放心”“增加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破题发力。

据统计,医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结核筛查、艾滋病救助、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北院大型免费体检义诊活动、为80岁以上老人减免“三大常规”费用等举措,累计为群众减免费用逾1700万元。

聚焦“一老一小”健康需求,医院提供适老化服务,设立老年医学科,提升针对老年疾病的专业诊疗服务。同时作为长沙市残联的儿童智力康复及儿童孤独症康复项目的定点康复机构,截至目前,医院共救助智力落后及孤独症儿童130余名,专项康复费用270余万元,专项儿童心理干预与康复费用35万元,救助患儿103名。

医院自2020年发起成立公益防艾机构长沙市仁一红丝带健康促进中心,组建医务社工站,连续6年开展大学新生防艾知识培训,已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或结核病防治健康讲座100余场,覆盖大一新生40余万人;成立的仁一红丝带关爱基金向社会募捐善款百余万元,迄今已经资助近200人,发放善款50万余元。

医院党委注重以涵养优秀医德医风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加强人文教育、医院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医院党委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归属认同,针对医务人员压力大的问题,开展心理团体辅导,举办心理讲座,举行红色读书分享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针对干部职工关心的父母子女健康等问题,建立职工子弟健康咨询群,组织职工子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长沙市第一医院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守公益性发展方向,积极投身乡村全面振兴、服务社会民生保障等工作。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逐年提升,先后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集体”“全国人文爱心医院”等多项荣誉,入选“湖南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医院”“湖南省文明单位”。

展望未来,长沙市第一医院党委将继续巩固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建工作贯穿到医院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强的责任担当,引领医院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任能旺)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