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心换心、以情共情、以力聚力,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知心是破题的前提。当好“知心人”,需俯身倾听、精准察情,架起党群连心桥。党员干部只有走出办公室,摘下“官帽子”,坐上百姓的炕头,走进群众的田头,才能在家长里短中听真话、察实情。同时要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通过“网格化管理”“民情日记”等方式,将倾听民意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善于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民生诉求进行智能分析,从海量信息中捕捉共性问题和潜在风险。只有既脚下沾泥、又胸中有数,既听得到街谈巷议、又读得懂数据背后的民意,才能真正了解群众在愁什么、盼什么,各项决策才能更接地气、更合民意。
贴心是解题的关键。当好“贴心人”,需将心比心、务实解忧,办好群众关切事。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要秉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理念,建立“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快速响应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在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大事的同时,也要关注小区停车、垃圾分类、物业纠纷等身边小事,善于用“小切口”解决“大民生”。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承诺的事情一抓到底,对长期存在的“硬骨头”聚力攻坚,通过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领路是答题的升华。当好“领路人”,需凝聚共识、共创未来,绘就发展同心圆。党员干部不仅要做解决眼前问题的“灭火队”,更要善于着眼长远,做带领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领航员”。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讲清楚发展的愿景和面临的挑战,凝聚最大共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制定政策、推动改革时充分考虑群众承受度和获得感。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搭建“百姓议事厅”“乡贤理事会”等参与平台,引导群众在基层治理、乡村全面振兴、社区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变“你和我”为“我们”,变“要我做”为“一起做”,形成党群一心、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答好民生答卷,是一场永不落幕的考试。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永葆为民初心,练就过硬本领,厚植公仆情怀,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共同书写温暖而厚重的民生新篇。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政府 巫子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