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新时代青年干部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赓续奋斗的使命,须以人民幸福为施政坐标,“面对面”倾听民声、“心贴心”谋划民需、“实打实”办好民事,在民生答卷上书写不负时代的新篇章。
以“初心”连“民心”,在枝叶关情中厚植为民情怀。民生无小事,点滴映初心。焦裕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兰考盐碱地发现“翻淤压碱”治理良策,开创干部下沉工作模式。黄文秀在扶贫日记中记录286户走访细节,通过帮村民收玉米、修水渠等日常小事赢得信任。新时代青年干部当以“面对面”倾听的躬身姿态,在家长里短中感知民心所向。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真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同时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平台,拓宽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确保群众声音能被听到,主要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以“匠心”谋“民需”,在精准施策中答好民生考卷。民生工作贵在精准,重在实效。杭州小河社区改造中,逐户调研居民需求,将闲置车棚改造成托幼中心、老年食堂,用“一棚多用”实现全龄友好。甘肃陇南电商助农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偏好,为高山茶叶、橄榄油定制“一品一策”销售方案,让山货出山变“尖货”。新时代青年干部当秉持“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匠心,既要用“绣花功夫”解剖麻雀,通过蹲点调研、入户问卷等方式建立民生需求清单,又要以创新思维破题解难,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差异化需求制定“精准施策方案”。唯有将群众期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行动指南”,方能在民生考卷上书写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匠心答案。
以“恒心”践“民事”,在久久为功中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改善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永不停歇的接力赛。大凉山深处,2556级钢梯见证着悬崖村从云端迁徙到平地安居的蝶变。疫情大考中,14亿人同心筑起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无数事实表明,民生承诺的兑现,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青年干部应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每一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脚踏实地,用行动兑现承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在工作中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遇到困难不退缩,面对挑战不回避,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办事处 郭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