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有终期,作风建设无止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坚决克服松劲懈怠、闯关过关思想,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坚定与执着,对理论学习、问题查摆、整改落实进行“回头看”,不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思想净化没有“休止符”。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思想认同是行动自觉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懂弄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无小事”的警示教育,坚决克服“小节无害”的错误认识,用好“身边人”“身边事”这本“活教材”,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不断筑牢抵制“思想歇歇脚”的精神堤坝,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问题查摆切忌“走过场”。问题查摆是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更是清除作风顽疾的突破口。因此,问题查摆不能停于“走过场”、止于“一阵风”,而是要以制度固化整改成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问题查摆机制,定期开展对照检查,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督机制,对于违反作风规定的行为,无论情节轻重都要严肃处理,杜绝“下不为例”;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弹性空间”,应迅速采取措施堵塞漏洞,防范“破窗效应”。唯有形成“制度长牙、纪律带电”的约束刚性,方能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作风之弦。
整改落实不容“打折扣”。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一次整改、一次销号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如果党员干部抱有“歇歇脚”的心态,对查摆出的问题急于“销号”,极易导致问题整改“打折扣”,也为问题的反弹回潮埋下了隐患。党员干部既要通过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回头看”机制,定期对已经销号的问题进行“复查”,防止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纸上整改;也要把有没有解决问题、整改是否彻底作为检验标准,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一件一件改到位,一项一项抓落实,真正让整改落实成为“刮骨疗毒”的过程,而非“雨过地皮湿”的过场。
(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 王舒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