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南芬区委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锚定打造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的目标,以“引才提质、聚才赋能、用才增效”为主线,推动人才工作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
强化政治引领,聚焦需求引才提质。科学编制《南芬区“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调整充实成员单位至19家,健全完善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12项。认真传达学习“本溪英才计划”21项政策措施、12项配套实施细则、14项配套操作细则和15项配套管理办法,会同人社、工信等部门深入园区企业宣传解读人才政策,向区内60余家重点企业推送“本溪人才”公众号,累计推送1700余次信息,拉近政企距离、压缩办理时限,让各类人才应享尽享政策待遇。建立健全南芬区人才数字化信息库,按照学科目录、从事行业分类,截至2025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5390人,其中,党政人才821人,专业技术人才910人;依托南芬辽砚、冷水鱼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区特色产业,培育辽砚产业人才300余人、冷水鱼产业人才85人、文旅产业人才270人、特色种(养)殖产业人才442人,实现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靶向供给,立足产业聚才赋能。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接沈阳、大连等人才市场发布人才需求岗位130个、需求人才500余人。梳理汇总企业人才需求岗位,已举办线上直播带岗活动61场、线下招聘会12场,吸引44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9003个(次)。深化“智汇本溪·聚力振兴”活动,促成域内外专家人才与60余家企业对接合作。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依托上海中产集团“带土移植”方式引进项目团队,深化校地合作,积极落实“高校学子留溪来溪”专项行动、“名校优生”计划和“百校千企”校园招聘活动,共确定就业见习岗位125个,上报“双一流”院校岗位需求计划20个。主动对接辽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成立南芬区冷水鱼科技特派团,技术服务养鱼户54户,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
强化创新育才,搭建平台用才增效。成立首家省级老科协园区工作站,2家省级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省级“辽砚文化众创空间”,入驻企业86户。龙新矿业“智慧矿山建设项目”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通过构建高端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突破深部勘探、智能开采、绿色利用等关键技术瓶颈,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已入选辽宁省十五项重大工程项目。创新开展“人才引领·创业兴区”活动,围绕南芬工业、文旅和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产业项目,培养支持107名优秀人才从事矿山开采、高端铸造等重点产业项目29个,带动就业900余人,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截至2025年,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辽宁省雏鹰企业3家、辽宁省瞪羚企业1家,实现雏鹰企业、瞪羚企业零的突破。(中共本溪市南芬区委组织部 张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