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三晋大地正以奋进之姿,应答时代之问。从“乌金”到“绿能”,从“制造”到“智造”,从“单一”到“多元”,从“智创”到“新质”——山西正以转型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雄浑新篇。
绿能转型蕴新生
从黑色能源到绿色科技,从地下开采到追光而上。以长协价保障24个省份的电煤需求,绿电外送量连续两年排全国第一,298座智能矿井在太行山下崛起。蓝焰温暖万家,大风车转出能量,光伏玻璃揽入阳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4%。山西正以“绿色能源 +”的多元矩阵,向世界递出能源革命的中国方案。

产业跃升布新局
从传统制造到数字经济,从专业集群到要素市场。30个省级专业镇多点开花,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打通脉络,16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聚势成峰;11.2万个5G基站织就数字经纬,51.4万架标准机架撑起全国第一方阵算力。古老三晋大地,新动能滚滚而来。

业态融合绽新姿
1.3万公里三条一号旅游公路,串起531处国保、976个景区,融文明探源、红色追寻于四季风光。黄花绽放,玉露飘香,小米颐养,陈醋酸爽,振兴路上,“乡愁诗意”与“生活奔头”兼具。物流枢纽织就高效网络,仓储基地蓄满流通动能;演艺经济蓬勃兴起,会展服务能级提升。这里的融合,是“链上升级”的巧劲,更是“质上跃升”的根基。

智造引领涌新潮
三晋英才”种下“梧桐树”,晋创谷织就创新网;绕指柔钢薄出新纪录,精密铸件锻就新高度;高清屏幕闪亮阅兵盛典,超薄永磁体唤醒工业脉搏。这里的智造,是实验室里的微光长成生产线的星火,是硬核科技与柔性创新的刚柔并济。
从太行脊梁到汾水脉络,山西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墨,在古老土地上画下新的坐标。如今,“高质量发展中国行”走进山西,与这片热土共探转型密码、共赏蝶变新颜。
转型正劲,未来已来。山西焕新,山河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