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民生二字,重若千钧。广大青年干部需始终饱含为民情怀,以实干实绩回应人民群众期待,不断绘就为民造福新图景。
问需于民,为群众办好事。群众意见是校准民生服务的“指南针”。河北石家庄市政府基于群众对便民服务的需求,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引进早餐店、便利店、“小修小补”店铺等,极大便利群众生活。一桩桩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真真切切关系着群众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问需于民,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倾听“民之所忧”,确保每一项民生事项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好事。
锐意改革,让群众好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一网通办”,从智慧社区建设到行政审批改革,技术革新正不断打破服务壁垒,也积极推动民生服务革新。浙江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涌现出义乌“国际老娘舅”、舟山“海上枫桥经验”、桐乡“三治融合”等基层治理新模式。这些创新举措,为民生工作注入新活力,有力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广大青年干部须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民生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推进民生服务数字化转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群众感到好办事。
实干担当,把群众事办好。青年干部能否做到实干担当,关键在于能否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州湛江公安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这一看似名称特别的窗口,实则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的具体实践;重庆开通“背篓专线”,为菜农推出一系列贴心举措,不仅用方言报站,还延长运营时间,为菜农们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些生动实践说明,实干为民就是要实实在在把民生“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广大青年干部须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真抓实干,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迎难而上,把群众的事办好。(方思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