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茂名GDP同比增长4.0%,创下近三年季度最高增速。在“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的关键期,从荔枝园里的甜蜜喜悦到产业园中的机器轰鸣,从城乡路网的纵横交错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茂名这座兼具山海之韵与产业之力的城市,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西区俯瞰,车流、人流密集。
近日,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甜蜜荔乡采风活动走进茂名市各地,活动由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中共茂名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茂名市民政局、茂名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办。该活动以“山海茂名·好心福彩”为主题,中央、省、市级媒体,自媒体及网红大V深入茂名各地采风,感受茂名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新风貌。
产业升级筑根基
从“传统底色”到“新兴亮色”的动能转换
“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34.5%,先进制造业投资飙至90.2%”,这组数据背后,是茂名产业结构迭代升级的强劲脉动。作为工业重镇,茂名既坚守石化产业“压舱石”地位,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老树发新芽”与“新苗成大树”并举。

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现场。
在茂名高新区,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产业规模持续释放动能,石化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化工材料延伸。而在电白电子信息产业园,欣旺达电白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带动百强微、好力威等配套企业集聚,形成“链主引领、集群发展”的格局,今年1—7月该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3%,展现出新兴产业的蓬勃活力。
农业大市的“土字号”同样焕发新生。茂名荔枝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丰产又丰收”。2025年茂名荔枝产量62.23万吨。销售收入91.6亿元。化州平定镇的化橘红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占据全镇经济半壁江山。“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全产业链升级,让“果盘子”“菜篮子”既装满了百姓的幸福感,也撑起了县域经济的“四梁八柱”。
城乡融合促蝶变
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提质”的空间重构
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目前茂名城市东西向交通的关键拼图——市民大道西延线工程已具备通车条件,这条西起中德大道、东接茂名大道的城市动脉,成为串联北组团与中组团的“融合纽带”。交通先行的效应持续释放,今年上半年,茂名新城23个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15.38亿元,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南站连接线等工程加速成势,“外畅内达”的路网体系正重塑城市空间格局。

茂名市民大道西延线与中德大道交会点。
城乡融合的深意,更在于“强城镇”与“美乡村”的协同并进。高州、信宜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通过完善学校、医院等配套,吸引人口进城落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连续3年提升;化州平定、电白沙琅等典型镇坚持“一镇一主题”,以化橘红、沉香等特色产业为支点,打造“镇当城建”的样板。在乡村,高州曹江镇荷垌村通过“富硒产业+乡村旅游”激活沉睡资源;电白七迳镇庙街夜市盘活闲置空间;178个强镇富村公司带动上万农民“家门口”就业,“美丽圩镇”与“和美乡村”交相辉映。

这种融合还体现在文化基因的传承中。从茂南“罗非鱼杯”村BA的乡土热情,到“520我爱荔”集体婚礼的浪漫创新,茂名将冼夫人“好心精神”融入城市发展,让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独特的城市气质。
民生提质增福祉
从“基本保障”到“品质生活”的幸福进阶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高1.3个百分点”,这一细节彰显了茂名高质量发展的温度。2025年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57元,增长5.1%,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公共服务也在持续升级。
在养老服务领域,茂名市颐年苑的投用终结了无市级公办养老机构的历史,545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织密“家门口”的保障网;教育医疗方面,华师、广外等名校合作办学,6家三甲医院守护健康,让“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从愿景变为现实。

茂名市颐年苑聚焦养老领域,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更令人欣喜的是,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露天矿生态公园从“工业伤疤”变为“城市绿肺”,182公里海岸线上的“中国第一滩”游人如织,森林覆盖率近60%的生态家底,让“滨海绿城”的宜居名片愈发闪亮。从长者饭堂的热乎饭菜到困境儿童的助学金,从殡葬改革的文明新风到社工服务的“最后一米”,民生福祉的“毛细血管”遍布城乡每个角落。

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
从产业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城市路网到乡村庭院,茂名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有GDP增长的“速度”,更有城乡融合的“广度”与民生幸福的“温度”。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港的战略交汇点上,这座城市正以“好心精神”为指引,在“百千万工程”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朝着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加幸福的未来稳步前行。(撰文:苏斯铭 通讯员 郭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