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锐评 | 这套监督“组合拳”打得妙、暖人心

幻灯片-人民论坛锐评1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活动,《人民日报》9月15日报道,公安部正式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这套监督“组合拳”,既为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注入新动能,更在守护民生安全的战场上打出了新时代警民共治的创新举措。

环境资源与食品药品安全,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尽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有的企业偷排废水废气、破坏生态,有的商家制售过期伪劣食品药品、威胁群众健康。这类违法犯罪隐蔽性强、链条复杂,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全面覆盖,常出现“监管盲区”或“查处滞后”等问题。而群众发现相关问题,常陷入“不知向谁反映”的困境,即便找对部门,也可能因“多头受理、信息不通”导致线索流失,大量有价值信息一时难以转化为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

打击这类违法犯罪活动,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与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此次上线的“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彻底打破群众参与监督的壁垒,无需下载额外应用软件,不用输入复杂网址,简洁界面搭配动态指引,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技术水平的群众都能轻松举报。更关键的是,加密传输与匿名保护机制,也彻底打消了“怕报复、不敢举报”的顾虑,真正实现“一键举报、全程无忧”,让每位群众都能成为“移动监督员”,让违法犯罪无处遁形。

新举报平台打通警民共治的“任督二脉”,成为精准打击的“智能中枢”。在群众端,它打破“信息壁垒”,将分散的监督力量汇聚成“民意洪流”,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神经节点”,碎片化线索经整合形成覆盖广、密度高的“情报网络”,使违法活动时刻处于监督阳光下;在执法端,平台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构建“智慧办案”闭环,形成“群众发现-平台研判-警方打击”的协同模式,线索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实现快发现、快核查、快打击,让违法犯罪一露头就被严惩。

从更深层次看,这套监督“组合拳”的深远意义,在于重塑社会治理参与格局,推动治理理念从政府主导向警民共治转变。以往社会治理多以政府“单向管理”为主,群众多是“被动接受”,参与主动性未被充分激发。而“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的上线,传递出清晰信号:守护民生安全,既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也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使命。

“统一受理、分级负责、分工处理”,新举报平台恰似精准的“指挥棒”,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民意”与“警力”高效对接,让每一份监督力量都击中违法犯罪“要害”。当政务服务数字化优势与群众监督主动性深度融合,社会治理便能突破传统局限,迈向各方协同的善治新境界。面对监管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政府不再“单打独斗”,群众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从而形成警民同心、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公安部这套监督“组合拳”,不仅打得妙,更打得暖。当每一片空气都被严密守护,每一份食品都能安心食用,每一粒药品都能保障健康,我们终将织就牢不可破的民生安全“防护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常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