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讯(李玮琦)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基础、最稳定、最深厚的支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9月11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的“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专题调研组抵达浙江宁波,正式启动对浙江万里学院的深度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剖析高校服务国家与区域战略的“万里模式”,系统总结其以创新体制机制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宝贵经验,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服务国家战略、适应科技革命、回应社会需求、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转型期。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创新动能不足、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等瓶颈问题,已成为急需回答的时代课题。浙江万里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改革基因的应用型高校,其长期的探索实践,特别是在党建引领、思政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治理创新等关键维度的突破,构成了一个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样本。本次调研的核心目的,正是深入解读这一样本,将其“实践真知”上升为具有普遍价值的“理论结晶”。
本次调研组汇聚多位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媒体人。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学术前沿》杂志总编辑杨轲带队,成员包括:原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施晓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原主任姚云;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国兴;以及人民论坛杂志社发行出版部副主任王克等。
11日下午,调研组一行抵达宁波。当晚,调研组与浙江万里学院主要领导举行见面会,就此次调研的背景、意义、核心议题、学院的大致概况及后续详细安排进行交流沟通。校方向专家们简要介绍了万里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现状以及近年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相关成绩,专家们则从理论高度和政策层面阐述了此次调研的关注焦点与预期目标。专家表示,万里学院独特的“国有、民营、公助”运行机制在保持公办院校规范性的同时,兼具民办院校的灵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办学活力,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他们期待通过接下来几天的实地走访、座谈访谈,能够更加立体、全面地感知“万里方案”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
据悉,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调研组将深入浙江万里学院的余姚校区(含余姚创新研究院)、回龙校区、宁海校区(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以及钱湖校区,通过实地考察、专题座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调研学校在党建引领、思政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