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甲子情怀音乐工程】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支持下,以四川成都地区高校为试点,启动了走进校园大型公益活动,通过“大手牵小手,一起向前走”,有效地激发了广大青年人才爱国热情。
爱国,作为植根于心灵深处、融汇于岁月长河的至深情感,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国家进步与民族复兴而接续奋斗。青年时期是人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亟待正确的引导与悉心培育。将深厚的爱国情感,凝聚为服务国家的远大志向,并付诸行动,是成就人才的重要基础。正因如此,在青年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型公益活动《甲子情怀音乐工程》走进校园,以艺术形式引导青年深刻理解初心使命,激励他们直面现实、勇于开创未来。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应紧扣时代脉搏,不断丰富其内涵、创新其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青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各方面,为他们奠定坚实的人生根基。
在青年人才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与爱国主义教育新实践,深刻阐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之间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甲子情怀音乐工程》自2017年11月起以四川成都地区大中小学为试点逐步推进,目前已初步形成可持续、可推广、具有校园特色的公益文化项目基础。坚持落细落小的教育理念,借助可听可感的艺术载体,精选15首弘扬爱家、爱国、强军及环保主题的原创歌曲,融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智慧,实现了思想启迪、文化浸润和情感共鸣的有机结合。计划设立《甲子情怀校园扶贫公益基金》,组织大学生对口支援凉山贫困地区,推动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专业服务深度融合,积极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引导青年人才在真实可触的情境中自觉接受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坚定其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信念。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学校与社会育人资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同、从自发情感到自觉行动的提升。《甲子情怀音乐工程》走进校园,以贴近青年人才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的方式,循序渐进、精心设计,运用富有时代感、感染力的表达,将正能量持续注入他们心中。注重营造沉浸式的教育氛围,强化文化浸润,帮助学生增强辨别力,自觉抵制有损国家尊严的言论和行为,不断巩固爱国信念、提升社会责任。
在新时代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旗帜鲜明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坚持知行合一,把青年人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凝聚成“祖国的需要就是最高追求”的坚定信念,转化为攻坚克难、扎根奉献的实际行动。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责任。青年人才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相信,《甲子情怀音乐工程》走进校园,广大青年人才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更深入地感知国情民生、增强使命意识,把个人理想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以奋斗书写无悔青春,用奉献成就人生华章。(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