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一出水幕大戏,照见准格尔之跃

八月的准格尔,暑气渐消、星河璀璨。黄河水在夜色中静静流淌,仿佛千年岁月的见证者。8月29日,一场以天地为幕、河水为台的文化盛宴在这里启幕——《印象·准格尔》大型水上实景演出,是内蒙古准格尔旗文化旅游领域的一次突破,更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寻求蜕变的宣言。

这些年,准格尔一再证明,它的路,不只是一条乌金之路,更是五彩斑斓、活色生香的多元发展之路。

1

从“地下黑金”到“水上流金”

准格尔旗素有“煤海明珠”之称,是内蒙古经济第一旗,也是国内各类百强榜的常客。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如何突破路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道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作为准格尔地区首部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印象·准格尔》的问世,揭示着这座城市开始将发展视角从“地下黑金”转向“水上流金”,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寻求经济发展的多元支撑和文化内涵的深度赋能。

这出水上大戏,演绎的是千年文化,照见的却是城市转型的迫切愿望。

文化赋能:重塑城市精神内核

对于长期以资源立市的准格尔而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相对是块短板。《印象·准格尔》的打造,是城市重新定义自身身份的一次重要尝试。

这台实景剧深度融合了当地特有的漫瀚调艺术、民族交融历史和黄河文化元素,不是在简单地进行文艺展演,而是在构建一座城市的文化认同。

通过艺术的形式,准格尔正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新的城市形象:这里不只有煤炭,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这种文化身份的重新建构,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创新驱动:科技与文化共舞

《印象·准格尔》采用了水面移动舞台等前沿技术,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这种创新尝试,折射出准格尔寻求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思考。

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往往依赖于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而创新经济则更需要知识、技术和创意。这台水上实景剧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创新实践的生动案例。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双轮驱动,正是准格尔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新引擎。从依赖自然资源到依靠人才和创意,这种发展逻辑的转变,意味着准格尔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转型之路

以黄河水为舞台,传递出鲜明的生态寓意。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准格尔的这场水上大戏更具有特殊意义。

资源型城市往往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准格尔旗已建成绿色矿山50座,其中国家级8座、自治区级42座,数量位居内蒙古第一;林草生态建设完成38.6万亩,植被覆盖度达76.2%,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6.4%。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准格尔正在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新路子。

这台实景剧将准格尔的生态变迁融入剧情,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承诺。它向世人展示:准格尔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更要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绿水青山。

民心所向: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底色

《印象·准格尔》的打造,不仅着眼于经济效益,更注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盛宴的共享,能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与准格尔旗推行的15年全学段免费教育、“准享福”养老服务品牌、45周岁以上户籍成年人免费体检等民生工程一脉相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阵痛和挑战。文化项目的建设,能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转型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当人们坐在黄河岸边,与星月同辉,与历史共鸣,那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如何不油然而生?

从依赖“地下黑金”到开发“水上流金”,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准格尔的转型之路正在文化的滋养下伸向远方。这出水幕大戏,照见的是一座城市的转型雄心,也是一个地区追求更高质量发展、更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每一个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对于准格尔而言,这场水上实景剧的启幕,或许正是这条路径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坐标。(作者:韩燕,摄影:张健 曹文进)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