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地方要闻 > 正文

江西省樟树市人大:架起“连心桥” 拓宽“履职路”

在江西省樟树市,人大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通过一个个履职平台、一件件民生实事,架起了党群“连心桥”,拓宽了为民“履职路”。从社区网格到田间地头,从校园课堂到企业车间,代表们将“民声”转化为“民生”,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焕发勃勃生机。

“一线问诊”听民声

“朱书记,我们小区一到雨季就积水严重……”在福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家住谭家仓小区的居民老张正向市人大代表朱林反映问题。朱林立即启动“点、派、接、评”服务机制,当天就协调完成了清淤工作。在观上镇,人大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长谈:“大叔,高标准农田建设您有什么建议?”通过深入一线,代表们收集到最真实的民意,推动14.9公里灌溉沟渠规划建设更符合群众需求。正是通过这样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樟树市人大代表们把群众的一个个“问题清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

黄土岗镇创新“人大代表+网格化”机制,69名市乡两级代表全部下沉30个网格,今年已推动解决农田灌溉、低保办理等“微实事”60余件;张家山街道开展“乡村夜话”活动,代表和群众围坐板凳唠家常,收集建议80余条,推动解决雨污管网改造等50个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过去有问题要跑街道,现在代表主动上门,聊着天就把事办了!”村民陈美刚感慨道。

db70833b-b7fd-4b96-8d12-8f082594273c

“履职档案”见担当

翻开樟树市药都小学教师、人大代表王晴的履职记录,最厚重的篇章当属“校园午餐”工程。走访10所城区学校、发放500份问卷后,她推动药都小学率先建成食堂,500余名学生告别“午餐奔波”。如今,这一做法已在全市城区17所中小学推广,“孩子吃上热乎饭,我们工作更安心!”家长们的笑容是对代表履职最好的认可。

中洲乡的夜晚曾是一片漆黑。市人大代表易辉通过走访联系群众了解到群众诉求后,发起“点亮中洲”行动,动员乡贤捐资百万,为20公里村道安装600盏路灯。“现在晚饭后散步,心里亮堂堂的!”西塘村村民孙勇刚的感慨,道出了乡亲们的共同心声。而黄土岗镇代表李兵红帮助残疾家庭办理低保、洋湖乡代表李卫华帮助特困人员进行户厕升级改造等事迹,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23f12ff1-f6da-4460-8fa6-9e3952db3b34

“智慧履职”添动能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樟树市人大常委会以“江西数字人大”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人大代表履职方式实现从“线下跑腿”到“云端办理”的转型升级,实现了代表建议“提交—交办—督办—评价”全链条线上闭环管理。如今,代表们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就能实时跟踪建议办理进度,让履职更便捷高效。“现在履职就像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市人大代表陈建辉边说边展示手机上的APP。据统计,“江西数字人大”樟树分厅平台运行以来,已吸引1116名人大代表完成注册,累计发布理论学习资料和本地资讯1171条,记录代表履职活动1137次,高效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359件。

樟树市人大还投入120万元,高标准建成预算联网监督中心。代表们轻点鼠标即可进入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调取财政预算数据,实时追踪财政资金流向。该系统运行以来,已助力代表发现并解决社保基金拨付、教育设施建设等多个问题,资金使用透明度大大提升,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监督无死角”。

d8f87346-064a-4551-a069-a6c1b05f07f1

枝叶关情处,最是见初心。从朱林20年扎根社区创新“网格服务”,到王晴推动“校园午餐”惠及千人;从“乡村夜话”聊出民生项目,到“数字人大”赋能高效履职——樟树市人大代表们以真情实意架起“连心桥”,用创新实践拓宽“履职路”,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化作群众身边可感可触的幸福图景。正如樟树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所言:“当代表履职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人民民主便有了最温暖的底色。”(江西省樟树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外侨民宗工委副主任 丁红英)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