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与挑战。传统火电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党的作风建设在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河北蔚州能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州能源公司”)通过作风建设赋能,推动火电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为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理论根基:以作风建设引领能源发展新征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风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能源行业的技术监督与工程建设。蔚州能源公司分四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火电技术监督与新能源建设全过程。在新能源项目推进中,公司创新性采用“一线工作法”,组建专业队伍,深入现场踏勘,确保新能源建设工程等重大决策接地气、可操作。这种深入基层、贴近实际的工作作风,不仅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作风建设与业务推进方面,公司秉持务实笃行的作风理念,将强化工作作风与能源项目建设紧密相连。通过每月组织作风建设专题学习会,系统研读能源安全政策,让项目团队成员深刻领悟政策内涵,以严谨负责的态度投入到项目策划中,使得新能源二期项目策划更贴合国家战略需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着力培育严谨细致、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建立“作风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工作人员以一丝不苟的作风开展安全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隐患;以勇于担当的作风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通过这种将作风建设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的方式,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实践探索:作风建设赋能能源转型新突破
作风建设是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它不仅关乎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更深刻影响着企业发展的路径与成效。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扎实的作风建设能够引导企业以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举措和创新的思维应对挑战,为传统火电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实保障,助力企业在能源变革浪潮中实现新突破。
在新能源工程建设领域,公司全面排查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新能源建设、并网全流程开展纪律监督,杜绝“歪风邪气”拖拽项目进度,率先完成一期项目生产移交,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建立“三同机制”——技术监督与作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例如在白草村光伏项目建设中,公司创新实施“党员包干制”,通过强化对党员行为规范的约束,利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项目建设平稳、有序发展,此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党员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项目与职工相互成就的良性局面。
火电技术监督创新方面,蔚州能源公司创新性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将作风建设要求贯穿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各环节。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正是火电技术监督工作最坚实的保障。同时,公司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技术监督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模式创新:作风建设引领能源企业环保与转型双提升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良的作风是凝聚人心、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它不仅关乎党员干部的形象,更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成效。对于能源央企而言,在环保与转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作风建设犹如精准的导航,能够引领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严格的环保要求下,找准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积极强化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引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创建了“党建红+生态绿”融合模式。在作风建设的推动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真抓实干,成立碳核查专项工作组,建立碳排放动态监测系统。工作组成员秉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对、严格把关,使数据准确率达100%,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作风建设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推动能源转型的“红色引擎”。在火电技术监督中,严实的作风保障了设备安全;在新能源建设中,创新的作风催生了发展动能;在环保攻坚中,担当的作风守护了绿水青山。面向未来,蔚州能源公司将持续深化“三融三促”机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书写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新篇章,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磅礴力量。
(作者:谢云锋,河北蔚州能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