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数智赋能教育革命:罗湖“新质教室3.0”重构未来学习场景

为深入推进罗湖教育综合改革,贯通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总结“新质教育”探索实践的阶段性成果,8月22日,“罗湖区党建引领新质教育区域实践展示活动”在深圳市梅园实验学校举办。活动由罗湖区教育局主办、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罗湖区梅园实验学校协办,通过主旨报告、专家讲座、主题汇报、圆桌沙龙等形式共探改革之路。

与会专家有: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张惠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周爱民;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邹晓东;原点教育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院长,教育评价专家韩杰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军民;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上海STEM云中心主任张逸中等。罗湖区教育系统近500人参与,包括校级领导、青年干部、教师代表等。

1

罗湖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亚桥表示,此次活动生动诠释了罗湖新质教育的实践,体现了罗湖教育人勇立潮头、以实际行动回应“教育强国”时代命题的决心。推进新质教育,需正确处理技术与人文、标准与个性、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努力将其打造为教育窗口样本,为助推基础教育面向未来的转型发展贡献罗湖智慧和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作《大模型与教育创新实践》主旨报告,强调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战略谋划,面向未来教育理想,需构建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中国版教育大模型。他重点介绍“启创•InnoSpark教育大模型”,涵盖技术架构、数据平台、特色语料、模型训练、核心算法、评测体系等方面,构建基于教育大模型的育人生态。

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实验室主任张治在《基于大模型的未来教育新图景》讲座中,从“人工智能动摇教育底层逻辑”和“教育重塑路径”两方面,阐述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他通过数字画像、课堂CT分析、AI助教等九大场景,说明如何将科教兴国战略蓝图转化为现实课堂,明确人工智能正成为重构教育生态、定义未来教育模式的基石。

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张逸中以《一间教室的革命:新质教室》为题,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应重构学习空间,推动学生创造顿悟,让学习回归人的成长。新质教室3.0以“物理学习空间支持系统+数字学习空间支持系统”构建未来学习空间,实现“1个空间3种场景N 种课程”的学习场域,支持集体授课、分组协作、分享展示,涵盖科学探索、人文艺术、科技创新等多领域课程,可灵活变为实验室、剧场、辩论场等,支持跨学科实践及项目式、游戏化教学,并通过数智技术实现“教-学-评-管-测”一体化,推动“师·生·机协同对话”,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活动现场,周爱民、张治、张逸中及罗湖区教育局局长高延勇、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伟龙、罗湖区梅园实验学校校长徐博、桃园小学教师代表黄铄琳共同开启罗湖新质教室3.0版本。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小波在《罗湖区“新质课堂”创新探索》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新质教育的贯通育人生态、课程育人体系、空间育人场域、学科育人方式的基本内涵,重点介绍了新质教室的空间再造,构建智能化、模块化、生态化的学习空间,打造育人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试验场。罗湖教育重新定义课堂样态,创设“师-生-AI”协同“学-思-创”新质课堂教学模型,通过AI赋能、空间重构和课程贯通,从“知识传授育分”转向“课程贯通育人”,有效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自适性、个性化成长。

在成果展示环节,灵动教育创始人、辽宁省中小学领航校长、沈阳市教育专家侯明飞作《基于生长规律的思考与实践》讲座。罗湖区桃园小学校长林炳雄分享《一间新质教室:从“教”到“育”的转变》。罗湖区梅园实验学校校长徐博以《共融·共生·共创·共享:新质教室2.0驱动下的科创学校建设实践》为题,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对交互式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强调新质教育与新质学校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王智豪、深圳市梅园实验学校教师姚蔺奚分别分享课堂实践案例。

多位教育者围绕“新质教育,罗湖在行动”主题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新质教室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教学形态的转变。新质课堂在场景、空间、工具使用上极具优势与魅力,需把新质理念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模式,重点加强教师队伍与课程体系建设,推动从个别创新向常态实践转变,从而发挥其最大优势。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邹晓东指出,罗湖教育作为深圳教育的根与脉,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探索高质量教育发展新路径。原点教育研究院院长韩杰梅总结表示,新质教育不仅关乎未来教育形态,更关乎孩子的未来,罗湖的改革行动为区域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与理论范式。

活动结束后,参会人员感慨颇多。桃园小学家长代表表示,首批新质教室已在该校投入使用。通过校方分享,她了解到多门跨学科融合课程已成功开展。她认为,随着新质教室在全区普及,将有效推动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素养协同发展。红桂中学教师代表表示,新质教室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善于合作,并在探究中提升创造力和自信。对教师而言,这也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机遇。

此次活动标志着罗湖教育正式迈入以“新质”为核心的内涵式、创新型发展新阶段,从空间重塑走向生态重构,积极回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扎实探索“教育强国,罗湖何为”的实践路径。未来,罗湖将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新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罗湖区教育局 李津铭 李慧 邵嫦娥)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