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8月29日消息,中央网信办决定自即日起至9月底,开展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内容专项整治,督促网站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排查清理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维护网上退役军人形象。这一举措,精准指向网络空间损害军人形象的突出问题,彰显净化网络生态、维护军人形象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当前,网络空间乱象频现,持续侵蚀着网上退役军人形象。有的主播身着仿制军服、佩戴虚假勋章,在直播间推销劣质商品,牟取非法利益;有的账号利用人工智能合成军人影像,编造“感人至深”的从军经历骗取关注打赏;有的公然打着“退役军人”旗号,曲解国家政策、博取社会同情,甚至煽动对立情绪;更有甚者以“丑化”“恶搞”方式调侃军人退役生活,通过摆拍捏造、话题炒作等不法途径进行引流变现。
这些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严重玷污网上退役军人群体形象,不断蛀蚀网络空间的规范秩序。真正的退役军人,纵已脱下军装,依然会恪守军人的信念与操守。“退伍不褪色”,不仅是他们的庄严承诺,更是融入其血脉的精神底色。当象征荣誉的军装被肆意戏仿,当珍贵的从军经历被恶意滥用,其带来的情感伤害与社会影响难以估量。倘若“军人”二字,在网络空间被随意泛娱乐化、工具化使用,不仅会损害国防军队利益、破坏社会诚信体系,也是对军人奉献价值的严重亵渎。
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形象,须国家公器持续“亮剑”,而专项整治是震慑违法犯罪、快速遏制乱象的必要之举。从长远来看,要进一步推动《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等相关配套法规政策落地落实,加大对假冒军人、虚假宣传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法律法规威慑。建立健全网信、公安、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整治、无缝衔接。压紧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通过完善审核机制、加强技术应用,督促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对涉军有害信息的识别、审核与溯源能力,从源头遏制乱象滋生。
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形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媒体要主动作为,深入发掘并讲好退役军人的真实故事:他们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带领群众致富,在基层治理中默默奉献,在应急救援中挺身而出,在创新创业中奋勇争先;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创业支持与优质服务;学校要加强国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爱国强军的种子;社区要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积极营造“军人受尊崇、退役受尊重”的浓厚氛围,让维护军人形象成为全民自觉。只有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构筑起维护退役军人形象的坚固防线。
普通公民要提升网络素养,增强对涉军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轻信、不传播未经核实的内容。主动参与监督,发现假冒军人身份、损害军人形象的网络行为,及时向平台及有关部门举报。真正的尊崇,往往蕴藏并体现于日常生活点滴之中。广大公众需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理解尊重,让退役军人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退役军人曾是保家卫国的奉献者,是国防建设的亲历者,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者。八十年前,无数革命先烈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烈史诗;八十年来,一代代人民子弟兵接过保卫和平的接力棒,用青春和热血守护万家灯火、守卫万里河山。军人的尊严必须捍卫,军人的荣光不容玷污,军人的奉献更不容遗忘。切实维护军人形象,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传承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巩固强国兴军的重要基础。
每一次网络发声都应分得清是非、经得起推敲、守得住底线,每一份军人荣誉都需要看得见、摸得着、守得牢。唯有如此,军人的光辉形象才能在新征程中永不蒙尘、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维护军人形象,让尊崇之光永远照耀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