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回望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依然闪耀着催人奋进的光芒。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应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锤炼党性、砥砺担当、服务人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战时期,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担当。杨靖宇“头颅可断腹可剖”的凛然正气,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无不彰显着对党的赤胆忠心。这份理想信念和忠诚品格,正是新时代党员干部需要汲取的精神养分。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
在物资匮乏的抗战岁月,革命先辈之所以能够用“小米加步枪”的薄弱基础赢得最终胜利,依靠的正是艰苦奋斗、勇毅前行的斗争精神。当前,党员干部更应传承这种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锤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政治品格。要在风险考验最前沿站稳立场、把准方向,让判断力经风浪冲刷而愈发清明,领悟力经实践熔铸愈发透彻,执行力经闯关破障而愈发坚决。要主动奔赴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科技攻关的最前沿、应急处突的第一线,以“偏向虎山行”的勇毅直面复杂局面,敢于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子,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打开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历史一再证明,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更需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要积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善于把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
伟大抗战精神永不褪色,青春奋斗正当其时。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我们要以英雄先辈为镜,牢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