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血与火中铸就的精神丰碑,其价值与意义在新时代愈发凸显。
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爱国主义,不仅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是对民族未来的担当。从科技创新角度,挖掘抗战精神中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品质,激励科研人员攻克“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思维,将抗战精神与现代文化表达相结合,通过新媒体、影视作品、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让抗战精神“活”在当下,成为全民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在信息时代,应积极探索新媒体平台,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生动讲述抗战故事,让历史“动”起来。例如,组织线上“云祭扫”活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民众身临其境感受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开展“抗战精神进校园”直播课,邀请专家学者与学生互动,以趣味问答、情景剧表演等方式,让伟大抗战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定制个性化传播内容,使抗战精神的传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传承抗战精神,不能止于口,更要落于行。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难题,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瓶颈。在乡村全面振兴一线,党员干部要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农民探索新型农业模式,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在城市治理中,发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经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传承合力。与企业合作,开发具有抗战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既传播精神,又带动产业发展;与学校联动,将抗战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信仰的力量;与社区携手,举办抗战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抗战精神。要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走进敬老院、福利院,讲述抗战故事,传递正能量,让抗战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以创新思维深挖其价值,以多种形式传播其内涵,以实际行动践行其精髓,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