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党建红”引领“银龄志”

——安徽老年大学党建引领办学新实践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自2022年以来,连续四年将“老有所学”列入暖民心行动和民生实事。作为这一部署的重要载体,成立于1986年的安徽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质量强校、文化育校、特色兴校,致力于建设老同志的学习校园、活动乐园、精神家园。目前,全校开设300个班,学员超1.2万人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安徽省敬老文明号”等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8-27_093600_487

面对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如何以党建引领,将“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目标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落到实处,安徽老年大学的实践提供了有益探索。

党建领航,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在安徽老年大学建成的安徽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共享基地,老年学员们正进行集体学习。学校依托安徽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共享基地,倾心打造“文体活动赋能、敬老服务先锋”党建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广受老年学员欢迎的活动。党建共享基地自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央部委、外省、省直及省内地市129批次和48个老年大学班级参观学习,共计3068人次,党建共享基地获评合肥市滨湖新区“党建红地标”称号。

图片 2

安徽老年大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党建不仅体现在理论学习中,更融入实践,学校以老年学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课前五分钟微宣讲、主题党日、党课报告会、主题征文、歌咏比赛、朗诵会、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将思想理论学习融入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实践。学校组建了学员委员会、篆隶班、合唱团、歌咏班等多个党支部,并组织学员党员拍摄了《领航》《誓言》《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微视频。坚持选拔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退休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发挥学员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服务社会能力。

据悉,安徽老年大学还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搜集整理了安徽省历次党代会资料,并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合作,制作了安徽历次党代会专题宣传资料片,特别受广大老年大学学员欢迎。这十一次党代会的介绍,集中展现了安徽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文化养老,构建学员精神家园

面对老年学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安徽老年大学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员的身心特点,增加文化课程供给,开设了国画山水画、古典民族舞、古诗词赏析、行书楷书、华佗五禽戏、京剧青衣等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一位学习书法多年的学员感慨道:“学习书法不仅让我在笔墨间修身养性,更让我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找到归属感。”学校还根据学员需求,增开五禽戏、八段锦、太极剑、中医养生等课程,帮助学员在文化学习中强身健体、增智增信。

图片 3

学校积极引导学员通过学习中国史、古诗词、中国舞、安徽旅游文化、茶文化养生等,增进对传统文化、安徽本土优秀文化的认同。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学员与青少年学生共同体验宣笔、徽墨、徽州竹雕、王氏制扇、祁门红茶等非遗技艺,激发传承热情。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年学员表示:“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非遗,不仅长了见识,更感受到代际间的文化共鸣。”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等活动,学员们在活动中展示风采,把学、乐、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老年学员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和文明校园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教育教学铸魂工程,设计颇具徽风皖韵的校徽,倡导“修身、尚学、康乐、有为”的校训精神,唱响“银发丹心、永远向党,本色依旧、积极向上”的校歌好声音,打造校刊、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电子屏、宣传栏、校园广播“七位一体”宣传平台,让文明理念在校园内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智慧赋能,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安徽老年大学积极引导学员保持健康向上风貌,通过各类活动为老年人融入社会、展现价值搭建平台。针对部分老年人面对新技术“学不会、学不好”的畏难情绪,学校积极研究新举措,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了手机AI应用、智能手机应用、短视频创作等多门课程,帮助学员从跨越“数字鸿沟”到享受“数字红利”。

图片 4

安徽老年大学学员余莉感慨:“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老年学习不只是消遣,更是帮助我们触摸时代脉搏。”学习黄梅戏的学员洪霞表示,“学习过程让我深刻领悟到时代发展的迅猛,老百姓生活的日新月异”。

为适应新需求,学校还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大胆创新。声乐课启用AI评分系统实时纠正音准,书画课通过智能摄像头放大运笔细节,中医课引入“讯飞晓医”帮助学员建立健康档案。AI技术正逐渐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学员的贴心伙伴,提升了课堂趣味性和教学效率,让学习更直观、便捷、沉浸。调查显示,其AI应用课程满意度高达99.75%,深受学员喜爱。

“学校开设了PS后期处理、数码摄影技术、无人机摄影等40多门课程,满足我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感谢学校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六安路校区一位学员说。与此同时,学员朱月侠自豪地分享:“在老年大学学会了用手机支付、网上约旅游线路、手机导航,孩子们都说我比他们还时髦!”

学校还建成融媒体中心,上线“云上老年大学”,已发布120多节网课,初步实现了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老年大学“同上一堂课”,让优质教育跨越时空阻隔,学校录制的微视频课程获评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奖项。这些举措,都是将“智慧助老”政策要求和“老有所学”民心期盼落地的生动体现。

老有所为,积极践行“银龄行动”

2025年3月,安徽老年大学(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银龄江淮”志愿者服务队在滨湖校区成立。这是安徽老年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精神的重要行动,也是响应国家老龄委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号召的重要举措。服务队成立后迅速开展工作,一方面积极参与校园秩序维护,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广泛投身社会公益,走进老年公寓、中小学、乡村社区,送文化、送关爱、送温暖,展现了银发群体服务社会的热情与风采。

图片 5

近年来,安徽老年大学积极挖掘“银发人才”潜力,引导学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公益慈善等领域发挥作用。学校将志愿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统一部署,利用重要节庆日开展服务。学员们在校内“聚是一团火”,出校门“散是满天星”,将正能量传递到千家万户。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全国、全省性交流展示活动,在文艺汇演、舞蹈服饰比赛、朗诵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的风采。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党建红”的引领下,“银龄志”正展现出新的时代光华。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安徽老年大学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创新,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助力广大老年学员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景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汪洋 江婷)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