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是一座“因煤而建、缘铝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聚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努力找准党建工作的牵引点、切入点、着力点,让党建引领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
坚持党建领航,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实绩考核重要评价指标,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将生态满意度、PM2.5浓度、地表水达标等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坚持以“党建红”领航“生态绿”。
一是推动用能方式绿色转型。作为以高载能产业为代表的工业城市,着力解决“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问题,坚持以党建破题推动产业合作增效,霍林郭勒与兴安盟的科右中旗共同打造党建品牌37个,开展党建惠民演出活动200余场次,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基础、要素支撑与合作共识,通过“飞地经济”模式,跨盟市异地开发建设新能源228万千瓦。预计到今年年底,霍林郭勒自发自用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00万千瓦,年可发绿电145亿度,压减能耗44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50万吨,绿电装机占比38%、消纳占比达到34%。
二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对于区域内的270万吨电解铝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全覆盖,对于驻厂监督的党员,以成立临时党支部等方式,确保党建在重要任务、重点环节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生态环保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电解铝烟气超低排放改造,二氧化硫、氟化物、颗粒物较国家标准整体减排90%以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三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绿色转型。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党建工作示范园区品牌,以绿色低碳园区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煤电网铝加”循环经济体系,成立企业与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等党建联合体28个,实现园区产业链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党建指导员选派率两个100%。深入开展“三培养两推荐”活动,提高党员队伍中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把循环利用产业作为产业链党建的重要一环,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瞄准“再生铝”新赛道,打造百万吨级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动发电产业的蒸汽、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综合利用起来,让错配的资源产生更大价值。推动全社会节水、全过程节水、全领域节水,中水回用率达到100%,成为国家公布第一批65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之一。
打造产业链党建,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发挥“链主”企业党组织作用,让党建赋能产业链发展,推动党员主动作为、党员示范引领,帮助产业攻克技术难关、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链上各方协同聚合、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共建共享。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构建“链主企业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主导产业链条,延伸绿电铝、汽车型材、电池箔等绿色低碳、高端产业链条5个,实行“五步法”摸清企业经营状况、存在问题底数,着力解决铝水供需矛盾、产业上下游沟通不畅等问题,畅通产业链“内循环”,努力把组织优势延伸到链上,把协同合力融汇到链上,把服务资源汇聚到链上。目前,产业链后端形成铝箔、板带、铝粉、铝银浆、轮毂、各类铝挤压型材及铝压铸件等120多个品种,原铝就地转化率达到86%。
二是推动党建链与人才链同频共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双招双引”机制,构建“论坛峰会+项目合作”等模式,集聚院士专家9名,柔性引进各类人才2800余人,打造创新创业团队6个,人才总量达3.8万人。实行“双元”培育,校企合作精准培养实用人才,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健全完善校政企对接机制,推行“联合办学”、“订单培训”等模式,累计为企业培养一线岗位急需技能型人才1.2万余人。
三是推动党建链与科技链深度融合。与王成山院士合作开展蒙东地区首个、自治区第二个定向委托科技“突围”项目,成功争取到上级匹配资金1500万元。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规上企业32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200余项,技术成果转化率提升 42%。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铝电解槽节能降耗方案,被评定为 “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坚持党建赋能,打造可感可及的营商环境
以党建引领为第一标准,推动党建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着力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效,让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社会可感可及,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提升办事效率。实施“霍速办”、“启行园”、“云帮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服务机制,全流程办理时限压减 71%。1700余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300多个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推动更多涉企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一次办成、一网通办”。
二是优化服务方式。丰富完善“民呼我应,党群共治”机制,成立代办帮办工作、“综合一窗”、市级领导服务重点项目、行政执法监督、提升审执质效等专班队伍,由专人负责,逐项推进,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大工作格局。
三是深化治理效能。优化“一号通办、镇街统办”等基层治理机制,运用区域化联合治理思维,推动党建资源向其他社会治理主体倾斜,推行网格化、契约化管理服务,开展“先锋引领·我服务”专项行动,为71个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通辽市政协副主席、霍林郭勒市委书记 高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