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潘家庄村驻村工作队将政策落实作为“牛鼻子”工程,坚持以政策引领为先导、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系统构建“学深—讲透—做实”全链条工作体系,靶向破解政策知晓率低、理解不透、落地不畅等痛点,推动惠民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深学细研练内功,政策把握精准
驻村工作队始终秉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态度,将政策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建立每周一上午固定学习日制度,通过专题研讨、案例解析等形式,系统研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政策(含义务教育“雨露计划”、基本医疗“大病救助+慢性病管理”、住房安全“危房改造动态监测”),同步跟进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奖补、消费帮扶衔接)、就业帮扶(公益岗位开发、技能培训补贴)、兜底保障(低保渐退、特困供养认定)等专项政策;积极参与市、县、乡三级联动培训,重点学习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等最新政策动态。针对政策边界界定(如“边缘户”与“脱贫户”帮扶差异)、特殊案例处置(如跨区域医疗报销流程优化)等难点,驻村第一书记张艺潇主动对接乡政府业务骨干开展专题研讨,精准把握政策精髓,掌握实施细则与最新调整方向,夯实政策理论根基。队员随身携带《应知应会口袋书》等资料,利用碎片时间强化记忆,确保政策要点入脑入心。
多措并举广宣传,政策宣传到位
驻村工作队构建政策宣传体系,通过精准化、分层化、立体化宣传,推动政策解读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精准入户,点对点解答疑问。联合村级政策宣传员组建“移动宣讲队”,常态化走进田间地头、农户炕头,针对脱贫户、低保户、残疾家庭等特殊群体,量身定制“一户一策”宣传方案,现场演示教育资助申请流程、慢性病报销操作步骤,累计解答疑问87件。
专家下沉,面对面释疑。聚焦低保申领、医保报销等高频需求,特邀乡民政、医保等部门业务骨干开展“政策直通车”宣讲,现场演示“线上申请+线下核验”办理模式,培训村民使用“民生山西”APP查询进度。
大喇叭定时播报,确保家喻户晓。依托“村村响”平台,每日早中晚用方言播报政策要点,重点解读耕地地力补贴发放时间、高龄津贴申领条件,并循环播放政策解读音频。
微信群实时推送,线上服务便捷高效。建立“潘家庄政策直通车”微信群,每日推送教育资助新规、产业补贴标准调整等权威信息,开设“你问我答”专栏,实时解答村民咨询;针对老年群体,由网格员协助转发语音版解读。
微课堂定期开讲,形成传导机制。将政策宣讲融入每月主题党日,由第一书记担任主讲人,围绕教育资助、医疗报销等热点制作图文课件,课后组建“党员宣传队”,通过“板凳会”、“田埂谈”入户推广,形成“工作队备课—党员领学—网格员跟进”的传导机制,确保政策解读及时准确。
闭环管理促执行,政策落地见效
潘家庄村驻村工作队构建“精准识别—快速响应—综合施策—动态跟踪”闭环管理机制,聚焦防止返贫监测、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九大核心领域,推动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精准识别,建立需求清单。依托“网格员日常巡查+村民主动申报+工作队定期摸排”排查体系,实时掌握村民在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实际困难,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累计识别符合帮扶条件对象127户,分类标注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产业帮扶等需求。
快速响应,打通绿色通道。组建“工作队+村两委+网格员”三级响应专班,实行“24小时接单、48小时办结”机制,对突发困难户启动“先帮扶后补手续”应急程序,对接乡民政、农业等部门开通政策申请直通车,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确保需求及时回应、帮扶迅速跟进。
综合施策,定制帮扶方案。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推行“政策菜单+资源组合”式帮扶,为脱贫户制定“产业补贴+技能培训+消费帮扶”方案,为低保户落实“低保渐退+医疗救助+公益岗位”政策,联动企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整合帮扶资金85万元,实施特色种植、光伏收益等项目23个。
动态跟踪,形成闭环管理。建立“月回访、季评估”机制,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抽查、满意度测评全程监测政策执行进度、资金使用效能和群众反馈,实行“清单销号”管理,调整优化措施17项,确保政策落实准确、群众受益充分。
闭环机制运行以来,潘家庄村政策需求匹配率达98%,帮扶措施全部落地,群众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同比提升42%,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