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落地生根,需立规矩、作表率,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抓,防止在作风建设上出现懈怠和反弹;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
【关键词】作风建设 八项规定 党内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5.15.001
【作者简介】王均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党的领袖人物思想与生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著作有《信仰至上》、《中国特色国防与军队建设道路》、《建党之路》、《铸造历史》(主编)、《共和国经济风云》(合著)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改进工作作风为突破口,通过聚焦“四风”问题,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重构党内政治生态,重塑社会面貌,以党的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深刻理解这个“重构”和“重塑”的重大意义,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作风建设的历程。改革开放起步时,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党风建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历史上管党治党的经验教训,围绕“改革开放环境下为什么必须加强党风建设、怎样加强党风建设”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深刻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风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另一个是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两手都要硬,回答了改革开放与党风建设的关系问题。
党的十四大以后,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党提出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经受“四大考验”、警惕“四种危险”的政治任务。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经受“四大考验”是指要经受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警惕“四种危险”是指要警惕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同时,在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和积极探索,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新成效。
但是,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一段时期,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风险挑战,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导致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不少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对于这种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这些伟大斗争中的关键一环。为什么说是关键一环?因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要把共产党的事情办好。聚精会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使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是全党的政治责任。正是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抓党的建设,聚焦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就是从这些重要论述中精心选编的,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思考、根本要求,以及提出的重大举措和实践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进程中,我们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是什么关系?党的作风建设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回答这个问题,要以史为鉴,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3]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其中第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4]这就告诉我们,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首先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其中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怎么理解这三个不变?不变质,强调的是始终保持党的本质属性,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不变色,强调的是确保党的政治本色,也就是对党忠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变味,强调的是确保党的作风“原味”,也就是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三个不变,合起来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认识。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5]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对党的认识,最直观的就是看党的作风。比如,徐特立同志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部长,开会、办公都是自带干粮,当时边区有一首诗专门写徐老:“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冰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苏区的党员干部自己带着干粮去办公事,打仗的时候共产党员冲在前面最不怕死,灾害来了党员最先顶上去,谁家有困难了党员主动去帮助,出了问题党员首先承担责任,这些都是一眼看得到的。再如,美国记者白修德到延安,看到的是“党和党的工作人员赖以为生的不是税收,而是他们自己额头上的汗水”。[6]党的形象是好是坏,人民心中有一杆秤,如果高高在上、贪图享受、多吃多占、邀功诿过、腐化腐败,人民群众就会对这个党失去信任、失去信心。古今中外,因为统治者作风变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说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我们党培育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把这三大优良作风列为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原因有很多条,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党培育和坚持了好的作风,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曾有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当今世界更是有数不清的政党和政治团体,中国共产党与他们如何区别呢?这三大优良作风加上勇于自我革命,就是标志。我们党能够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能够历经千锤百炼而始终保持蓬勃朝气,这是重要的保证。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8]所以,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是改进作风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抓作风建设,不能就事论事,必须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固什么本?培什么元?重点是三个方面: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作风是有形的,战争年代,主要是如何对待生与死的考验;和平时代,首先是如何对待公与私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干部合理合法的利益当然要承认,也要保障,但这同私心、私利、私欲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9]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公私分明。很多作风问题,起因就是一个私字。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增强党性要靠平时政治生活的修养和历练,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要通过严肃认真的政治生活养正气、祛邪气、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10]党性、党风、党纪统一于党的建设实践中,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锻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增强党性、端正党风、严肃党纪。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为民务实清廉上来”;[11]“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12]2014年,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语重心长又催人深思的发问:“这些年,我们的发展成效很显著,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冷静一想,是不是党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就同步提高了?是不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事实表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党同人民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必然密切了,有时候反而是疏远了。我说的是不是事实?”[13]这些提问已经过去11年,但至今值得我们深思。经济发展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重大成绩,但如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就会动摇;如果已经得到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回潮、故态复发,就会失信于民,面临更大的危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体现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前党内一度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怎样管党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深入思考、深刻研究。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主要谈了肩负的三个重大责任,第一个是对民族的责任,第二个是对人民的责任,第三个是对党的责任。在对党的责任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4]“两个切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抓党风建设的鲜明特点,那就是问题导向和务求实效。
从哪里破题?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果断决定,从作风建设特别是整治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抓起,从小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顾说:“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15]“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16]“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17]八项规定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成为改变政治生态和生活面貌的标志性举措。
破题以后,如何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落地生根,是一道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立规矩。中央政治局制定了八项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改进作风的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定规矩,就要落实一些已经有明确规范的事情,就要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就要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18]并强调:“既然作规定,就要朝严一点的标准去努力,就要来真格的。不痛不痒的,四平八稳的,都是空洞口号,就落不到实处,还不如不做。”[19]“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紧一点自然就不舒服了,舒适度就有问题了,就是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20]八项规定制定后,又制定了实施细则,这个细则在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后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严格。
作表率。规矩定下了,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完事,而是要动真碰硬地去执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给全党作出了榜样。2015年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令人动容:“在这方面,我是很注意的,也算是谨小慎微,遇事三思而后行,做事情总要想想有没有触犯哪条规矩。我常常想,受全党同志信任,我担任了党的总书记,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带头按党章办事,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带头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21]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22]各级领导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上行下效,发挥了“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抓住不放。八项规定不是管一时的,而是长期有效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23]要拿出恒心和韧劲,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24]防止虎头蛇尾;要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可以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多年来,成效显著,但要看到,个别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特别是“四风”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而是更加隐蔽,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或玩起“障眼法”、打起“游击战”。因此,一定要防止松口气、歇歇脚的错误想法,防止在作风建设上出现懈怠和反弹。
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25]“必须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起抓,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26]正风肃纪反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三个关键环节,三者相互贯通、相互支撑、有机统一。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抓,“作风建设抓早抓小、纪律建设抓严抓实、反腐惩恶抓深抓透”,才能形成标本兼治的叠加效应,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都是党的纪律的大敌。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27]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指明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导向
抓作风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首先要明确,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组成部分,是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服务的,这个总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8]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切工作,都要朝这个总目标来加强,都要用这个总目标来检验。
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各级干部都能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9]“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加强治本工作,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不想沾染歪风邪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30]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好的作风是不行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全党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纯洁,就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就是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31]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官德民风的塑造,在引领社会风尚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旗帜和标杆,全体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干部普遍受人关注,一言一行,甚至一餐饭、一杯酒,都会影响着周边、影响着社会。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和社会风气不可能好。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看到党内正气上升,党风好转,社会风气上扬,这是全面深刻的变化、影响深远的变化、鼓舞人心的变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这有力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是完全正确的,是深得党心民心的。
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32]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我们党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要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规范运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必须切实做到党和国家事业拓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六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全面从严治党政治性、原则性强,必须有一套科学完备的制度来规范。制度建设要与管党治党需要相适应、与党的各项建设相配套,全方位织密制度的笼子。”[3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从而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一文中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34]文中列举了多个方面的表现,比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问题还屡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时抬头,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等等。这些问题都表明,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知敬畏,甚至胆大妄为。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党风建设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必须进一步绷紧自我革命这根弦。自我革命决不是自找麻烦,而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组织和党员无论处在哪个层级、担负什么工作,都应该有自我革命的责任。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更要在自我革命上以身作则。
必须进一步固本培元、增强党性,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勇于自我省察,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
必须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注重查找权力运行漏洞、补齐制度短板。要严格制度执行,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全过程监督权力运行。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
必须进一步用好从严监督执纪这把利器。要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切实提高穿透力和有效性。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对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坚决处理,把党风党纪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向全党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信号,形成震慑效应。
必须进一步完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等责任链条。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上要为全党树标杆、作表率。[35]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雨过地皮湿、风过了无痕”的敷衍塞责、流于形式、作表面文章的过关思想,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注释
[1]习近平:《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求是》,2023年第5期。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第2版。
[3][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4][2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6]《“额头上的汗水”展现奋斗本色》,2018年12月5日,http://www.mod.gov.cn/gfbw/jmsd/4831269.html。
[8]《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学习〈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人民日报》,2020年6月3日,第6版。
[9][19][20][29]《习近平: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2017年1月20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037249。
[10]习近平:《在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4年12月17日,第2版。
[11][25]《习近平: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2014年7月1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5221029。
[12]《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强大力量》,《人民日报》,2023年12月23日,第1版。
[13]《习近平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9月8日,https://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08/c_128206459.htm。
[14]《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全文)》,2012年11月15日,https://www.12371.cn/2012/11/15/ARTI1352967974330895.shtml。
[15]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2版。
[16]《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23年1月9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602947。
[17]《学习语|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2025年4月7日,https://www.forestry.gov.cn/lyj/1/xxyd/20250407/618931.html。
[18]陈理:《扎实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人民论坛》,2025年第13期。
[21]《“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2025年3月24日,https://www.ccdi.gov.cn/specialn/bxgdjs/bxgdjsjd/202503/t20250326_413208.html。
[22]《学习语|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2025年5月12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802674。
[23]《习近平: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2017年1月6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004994。
[24]习近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求是》,2025年第10期。
[26]习近平:《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求是》,2024年第24期。
[27]《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人民日报》,2025年1月7日,第1版。
[3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第2版。
[31]《习近平谈家风建设》,2020年7月22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792580。
[32]《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月8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540260。
[33]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求是》,2025年第4期。
[34]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2025年5月25日,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505/t20250525_424840.html。
[35]参见《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人民日报》,2025年7月1日,第1版。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Action Guide for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Work Styl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Wang Junwei
Abstract: In the practice of advancing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governance of the Part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deliver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and issued a series of key instructions regarding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arty's work style construction. These provide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an action blueprint for the new era's efforts in this regard, and offer fundamental adherence for deeply implementing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s "eight-point decision" on improving work styles.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thorough, practical, and root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ight-point decision",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rules, lead by example, and simultaneously carry out efforts to promote integrity, enforce discipline, and combat corruption, so as to prevent slackness and regression in work style construction. To build the Party into a Marxist ruling party that always leads the times, is wholeheartedly supported by the people, is courageous in self-reform, can withstand various trials, and is full of vitality, the Party's work style must be comprehensively purified. By fostering an excellent Party ethos, the social customs and public morality can be uplifted toward progress and goodness, while establishing a strict management system that governs ideology, work, conduct, and discipline.
Keywords: work style construction, eight-point decision, inner Party political ecology
责 编∕肖晗题 美 编∕周群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