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地方,下沉基层锻炼,是选调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作为初入基层的选调生,要想在基层沃土中实现成长成才,就需要经历“扎根”“砺能”“躬行”的递进式淬炼,方能从“温室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走稳基层前行路。
思想上要“扎根”。选调生离开“象牙塔”不久,就来到基层“大熔炉”淬炼,但部分选调生带着“镀金”心态下基层,把驻村当“跳板”,这种思想上的“浮沙”注定无法支撑起年轻干部成长的高楼。一方面,广大选调生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正心明道,对照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检视自己的言行,掸去思想灰尘、廓清思想迷雾,做到做事不“做客”、“炼金”不“镀金”。另一方面,要摆正心态,克服浮躁情绪,通过学思想强党性,把对党忠诚牢牢刻在心中,把人民立场深深融入血脉,才能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将思想带入实践,将工作落到实处。
能力上要“砺能”。对于基层选调生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必须坐得住群众“冷板凳”、下得了调研“苦功夫”,才能历练出“铁肩膀”“硬脊梁”应有的坚韧之劲。广大选调生要始终敢于吃苦、甘于吃苦、乐于吃苦,学会在风雨中“拔节而生”,在烈火中“百炼成钢”。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敢于跳出“舒适圈”,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恐慌感,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甘于从普通小事做起,敢于同急难险重较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褪去“书生气”,增长“泥土香”,在历练之苦中练就“能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领。
行动上要“躬行”。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亦是选调生的誓词。广大选调生要将民生幸福作为头等大事,将工作重点聚焦在“民急民盼”,多下村行好乡村“万里路”、常进组进好农户“百家门”、频入户读好农民“无字书”,想民之急难愁盼,感民之喜怒哀乐。要把工作的“根”深深扎进人民群众的沃土,以实干奋斗之姿为民服务展作为,放开手脚、敢闯敢干,从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情做起,从眼前的、点滴的、具体的事情抓起,不断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担当有为的实际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