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凝“新”聚力 织就高质量发展红色纽带

——党建引领新兴领域发展的余杭答卷

在数字经济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当下,新兴领域成为党建工作的战略高地。作为全国数字经济先发地和新就业群体集聚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直面新兴领域党建“组织难覆盖、作用难发挥、治理难融入”的挑战,构建起具有数字时代特征的“组织覆盖—价值引领—治理参与—发展融合”四步闭环党建生态体系,将新兴群体纳入城市发展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的鲜活样本。

2025-08-07 16:49:29.712000

余杭区城市新中心效果图

打破边界的新兴领域党组织体系建设

余杭跳出“按单位建党”的路径依赖,针对新兴领域“行业特征鲜明、区域集聚明显、线上线下交织”的特点,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覆盖”的组织网络,推动党的组织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

行业党委牵头的垂直覆盖体系,成为破解行业性难题的核心抓手。早在2020年,余杭就率先成立浙江首个网络电商综合党委,迈出了党建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2023年7月,这一组织进一步升级为平台经济综合党委,再次彰显余杭在党建创新上的决心和魄力。据余杭区平台经济综合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构建了“综合党委+平台企业党组织+党员E家”多层级架构,将118家平台企业、10万余家电商主体及淘宝小镇2万余名在册党员纳入组织覆盖,通过“四航”举措(党建领航、服务续航、创新远航、监管护航),将红色基因融入数字经济血脉。2024年,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2298亿元,占GDP比重68.5%,总量全省第一,“四E四航”党建品牌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同时,余杭压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责任,指导成立数字经济、互联网等11个行业综合党委,出台《工作指引》,将新兴领域党建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综合考评,形成齐抓共管的责任链条。

区域联动的“块”“链”覆盖体系,则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和零散从业者的组织覆盖问题。

在“块”状阵地建设中,该区出台了《余杭区特色小镇(园区)党建工作指引》,通过“五大举措”(创新组织设置、创意组织生活、创优服务帮扶、创聚先锋活动、创设环境基础)强化党建支撑,打造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12个标杆性园区党建阵地。例如,梦想小镇党委针对企业“党员少、流动快”的特点,创新单建式、联建式、苗圃式、联动式四种党支部组建模式,构建“四联”党群互融机制(工作联合、队伍联盟、组建联手、资源联动),推动党群工作一体化。

2025-08-07 17:39:47.836000

梦想小镇创业大街

在“链”式协同发展中,聚焦高端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联建。如余杭经济开发区构建“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模式,形成“144”立体化党建联建格局(1个党工委为枢纽,4个行业小组,4个专业服务团队),近五年规上工业总值年均增长10.2%,培育上市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

组织体系重构成效显著:重点领域企业党组织单建率达10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6%,新就业群体党员亮明身份113人,党组织从“物理存在”转变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认同构建

余杭把握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特点,通过“价值共鸣、利益联结、成长赋能”三维发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引领体系。

“思想引领需用‘青言青语’直抵人心。”在新质青创中心,余杭区青年商会秘书长涂巍峰介绍说,他们依托“新时代创客说”“青葱学堂”等平台,组织青年企业家化身理论“翻译官”,用脱口秀、热点解读等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如阿里云青年潘颖超以“脱口秀式”宣讲解读“新质生产力”,引发强烈共鸣。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针对创新企业多、“两新”组织密集的特点,该区构建“1+8+N”三级宣讲体系,联动高校与镇街打造“校地共同体”,让理论从文件走向生活。骑手小李感慨:“原来坚守岗位、帮助他人,都是在践行初心。”

2025-08-07 17:37:20.376000

社区工作者与新就业群体话家常

“利益诉求的精准回应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基础。”余杭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张亚介绍说,作为全省首个区县级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他们构建“1+17+N”服务矩阵,联合223家企业商户组建“小哥友好”商家联盟,推出“小哥能量站”“小哥学院”等项目,覆盖学历提升、急救培训等成长课程,全方位助力新就业群体成长成才。“空闲时我就来这里看书学习,总想着多提升自己,这里给了我太多机会。”外卖骑手舒志成通过中心自考拿到成人高中文凭,收获满满获得感。

余杭区同时还打造了“余省心”一站式服务平台,集成1000余项涉企服务,实现政策“即申即享”,资金兑付周期平均缩短3个月以上;构建“15分钟”服务矩阵,串联120个暖心服务驿站,增设“24小时暖心小屋”;连续三年迭代新就业群体关爱举措,推出专属“骑手保”,覆盖近3000名骑手,累计提供90余万人次保障,用坚实保障托举“稳稳的幸福”。

成长赋能的生态构建则是激发参与热情的长效之策。千年舟新材料科技集团党委书记对此深有体会,他创新“12345”党建工作法,以“党建引领文化”为核心,推动“党企共学、业务互嵌”,通过“五联共建”(联动党政部门、高校院所等),孵化287项专利产品,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据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聚焦“书记示范、党员扩面、人才提能、组织聚力”,通过“红领职业通”项目、“红领导师工作室”培育党组织书记,动态储备400余名先进代表,精准分配380名发展党员指标,资助新业态劳动者提升学历,开展“菜单式”培训,让快递员、主播等也能评职称,激发干事热情。

党建引领下的新兴领域协同治理新格局

外卖骑手韩朋,身兼余杭区仓前小哥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2025年“七一”,作为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他与区领导一同参加座谈会。“从‘小巷过客’到‘城市伙伴’,是党组织让我找到了归属感。”韩朋带领支部党员参与食品安全监督,2023年上报违法线索39条,他所在的“蓝骑士急救先锋队”,更成了守护城市安全的“移动探头”。

众多“韩朋”的故事,印证着一个道理:新兴领域既是治理对象,更是治理力量。余杭打破“政府治理、企业经营、个体从业”的割裂状态,以党建为纽带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让曾经的“治理难点”蜕变为如今的“治理亮点”。

一是新就业群体的治理潜能被充分激活。余杭区创新“积分制”,将新就业群体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劝导等治理活动量化为积分,可兑换服务;聘任74名党员担任“流动网格员”“文明观察员”,配发“治理工具包”。二是平台企业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余杭区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建立“党建+合规”机制,将党建要求融入治理结构和业务流程。如直播电商领域成立“直播内容审核党员先锋队”,出行平台党组织参与司机准入审核,电商平台开展“红色商户”评选。组织“党建+公益”活动,引导企业认领“微心愿”、开发“助农专区”,实现合规与竞争力双赢。三是完善政企社协同机制。建立“新兴领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召集多部门及平台企业、行业协会等代表,解决跨领域治理难题。如针对直播电商纠纷建立“政企社”三方调解机制,针对外卖包装污染开展“绿色外卖”联合攻关。未来科技城深化“党建生态圈”,涵盖200多个主体,落地“数字适老化改造”等40多个协同项目,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银发数字助手”小程序帮助2万名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

余杭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了“红色引领”到“发展引擎”的跨越。2024年,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8.5%,总量全省第一。

华立集团党委与柳村结对,通过“融资+融智”模式打造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创新“蔬菜宅配卡”对接市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累计销售收入超550万元,辐射周边产业增收1500余万元。

2025-08-07 18:16:56.225000

商会助力共富行动

再如,径山商会党支部实施1000名“新农人”培优计划,培训300余人次,推动小古城村餐饮民宿从17家增至57家,年旅游总收入超1亿元,入选浙江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省级实验项目。

余杭的实践证明,新兴领域党建需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与发展动能,织就尊重奋斗者、激发内生动力、承载人民向往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破题思路——党建创新始于精准服务,成于人心聚合,终于发展共享。(任能旺)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