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年轻干部成长需淬炼“一线算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正如当今科技浪潮下,人工智能大模型之所以能助力新质生产力飞速发展,背后离不开应用场景的积累和海量数据的沉淀,这一深邃逻辑同样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年轻干部要不断强化“一线算法”训练,经历一线吃劲岗位的考验、真实矛盾的淬炼、循序渐进的雕琢,方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高质量的算法依靠数据的广博积累。若无丰富多样、反复验证的训练集,模型纵有千层架构,终成无根之木。基层的沃土恰是年轻干部认知社会肌理、理解民生百态的“原始数据集”。若操之过急“揠苗助长”,脱离基层“民生数据”,各项“决策模型”便极易沦为空中楼阁。年轻干部应在基层的“数据海洋”中浸透,摈弃一蹴而就的心态,多倾听基层声音,扎实训练服务发展的本领,为应对新风险、新挑战夯实基础。

再好的算法也需要实践来论证。有的算法虽然在特定训练集上表现完美,但在面对新数据、新场景则漏洞百出。年轻干部若安于足不出户接收“漂亮数据”,缺乏矛盾旋涡中的“实战对抗”,遇复杂环境的“变量”便会手足无措,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焦裕禄面对风沙、内涝、盐碱“三害”,同群众一起治沙防涝,铸就了“焦桐”丰碑。年轻干部要多深入基层一线,在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应急处突、改革深水区等“高压场景”中实战摔打,在实践熔炉中锤炼关键时刻“顶得住”“靠得住”“稳得住”的硬实力。

算法训练强调迭代优化,年轻干部成长亦需强化学习机制。每一次成功和挫折,都是环境给予的正向激励和纠正改进的正确方向。年轻干部训练“一线算法”应脚踏实地,时刻保持虚心上进的学习状态,做到常思常明、常悟常新,在“实践—反馈—修正”的闭环中螺旋上升。算法的训练不能因初期表现不佳就轻易放弃,组织部门对年轻干部也应有包容护航的态度,通过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多角度考察识别、精准评价年轻干部,避免因一时失误便否定全盘。“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年轻干部突破能力边界的“非常之观”,也往往生于试错容错后的柳暗花明。

训练“一线算法”,以基层为“数据集”,以矛盾为“对抗样本”,以挫折为“损失函数”。当年轻干部有广博数据支撑的视野、能抗干扰的实践定力、迭代自新的学习韧性,通过时间的沉淀,方能在时代考题前输出年轻干部成长的最优解。

(仪征市委组织部 朱宇轩)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