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村全面振兴而言,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能够从以文立心、以文兴业、以文化人三个关键维度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传统的价值观以及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都是乡村的灵魂所在。从浙江的实践来看,“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在乡村,我们也能看到诸多类似的精神力量。例如一些乡村传承着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的农耕精神,在面对自然灾害等困难时,村民们凭借这种精神携手共渡难关。这种精神不仅是乡村历史的沉淀,更是激励当代村民积极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财富。通过整理村史、传颂先辈事迹等方式,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让村民对家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合力。
乡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浙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横店成为全国首个影视产业实验区、杭州打造“动漫之都”。乡村同样可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比如,拥有古老手工艺的乡村,可以通过开发手工艺品、举办手工体验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形成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像某些乡村的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经过包装和推广,不仅成为特色旅游纪念品,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此外,一些乡村依托独特的饮食文化,打造美食节等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前来品尝,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等行业的繁荣。通过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宽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渠道,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因素,而乡土文化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乡村,通过开展民俗活动、文化讲座等形式,让村民在参与过程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例如,一些乡村定期举办传统戏曲表演,村民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不仅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此外,利用乡土文化中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营造和谐的乡村氛围。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甚至吸引外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从以文立心、以文兴业、以文化人着手,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各地乡村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让乡土文化在振兴沃土上“枝繁叶茂”。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人民政府 徐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