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拓宽干部成长路径

干部成长成才,既要靠自身努力,也要靠组织培养。拓宽干部成长路径,关键在于搭建干事平台、强化实践磨砺、完善激励机制,让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真正成长为敢担当、善作为的栋梁之才。

思想是成长的根基。比学历更重要的是信念,比资历更关键的是忠诚。干部成长的第一步,必须解决“信什么、跟谁走”的根本问题。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摒弃“镀金式”“混经历”的浮躁心态,破除“重资历、轻实绩”的固化思维,引导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对标对表中校准政治方向。要把政治忠诚教育融入日常,通过主题教育、情景教学、实践溯源等多元模式,让干部在互动感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

实践是成长的课堂。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脱离实践练不出本领。干部的成长,从来不是在温室里“养”出来的,而是在急难险重一线“磨”出来的。要把实践战场作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推动干部到改革发展最前沿、乡村全面振兴第一线、基层治理最末端经风雨、壮筋骨。聚焦项目攻坚、民生服务、风险化解等重点领域,设立“攻坚岗”“先锋哨”,让干部在直面矛盾中学会处理复杂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掌握“群众语言”,在应对挑战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要打破“内部循环”的壁垒,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交流,通过“上下联动、左右互派”,让干部在多岗位历练中填补知识空白、补齐能力短板,从“专才”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机制是成长的保障。好的机制能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让干部成长有方向、有动力。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把实践表现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线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明确改革创新中的容错边界,为敢闯敢试的干部撑腰鼓劲,破除“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深化“导师帮带”制度,遴选经验丰富的骨干干部“传思想、带业务、教方法”,帮助干部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同时,要关心关爱干部,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干部心无旁骛投身实践,在组织的培养下安心成长、放心干事。

本领是成长的底气。新时代新征程,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那种“吃老本”的做法已经行不通。要构建精准化能力提升体系,围绕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开设模块化、实战化课程,让干部及时填补知识空白、更新能力储备。要推动“学用结合”,把课堂搬到项目现场、田间地头,让干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本领。鼓励干部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主动研究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会“游泳”,在现代化建设中增强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真正成为懂业务、善治理、能攻坚的行家里手。

拓宽干部成长路径,说到底是为了让更多干部能担当、善作为,为事业发展注入动力。只有把思想根基扎得更牢、实践平台搭得更宽、激励机制建得更实、能力本领练得更强,才能让干部在成长中干事、在干事中成长,以过硬素质扛起时代重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人民政府 陆欣瑜)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