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基层干部的“经纬之道”

暴雨滂沱,山径泥泞,一双沾满黄泥的草鞋在青石板上踏出深痕——这幅曾烙印在中国乡土记忆里的干部剪影,随着新时代到来渐成往事,但“草鞋干部”的精神纹理却在岁月淬炼中愈发清晰:纵横交错的经纬之间,编织着新时代基层干部不可或缺的泥土味、铁脚板与真本领。

草鞋之“经”:向下扎根的深度,丈量民情冷暖的温度。草鞋坚韧的纵向经线,恰似基层干部穿透表层、直抵民心的洞察力。杨善洲的草鞋踏遍保山沟壑,他常道:“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当昌宁遭遇洪灾,他力排众议暂停地委大楼建设,将资金倾注救灾,那句“如果眼看着人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却安逸坐在大楼里,你不觉得有愧吗?”的诘问,至今振聋发聩。政策的温度,取决于脚底板沾泥的厚度。当下,“表格调研”“车窗视察”仍存病灶,真正的“草鞋精神”呼唤掀锅盖看伙食、摸被褥知冷暖的沉底功夫。当干部双脚没入泥土,政策才能接通地气,民心自会洋溢暖意。

草鞋之“纬”:横向联结的密度,编织民心相通的网络。草鞋柔软的横向纬线,正如干部善用沟通艺术凝聚民心。新时代的“草鞋”不仅是跋涉工具,更是打破干群“无形墙”的媒介,其智慧正体现在干部“不坐车子、不摇扇子、不端架子”的质朴本色与善用柔性沟通之中:天津驻村书记把晦涩的产业政策编成方言快板书,快板声一响,田垄间笑声伴着掌声;湖南社区干部穿上帆布鞋加入广场舞队伍,旋转的舞步融化了多年场地纠纷的坚冰。要做群众心中的“草鞋干部”,就是要身入、心入、情入,对群众的怨言、牢骚都要细心听、认真记,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要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给群众讲明白。坐同一条板凳,才听得见掏心话;卷起一样的裤腿,方能蹚出共情路。

草鞋之“编”:破旧立新的巧劲,磨砺攻坚克难的锋芒。草鞋看似粗朴,却蕴含“因材施编”的生存智慧——稻草、布条、麻绳皆可成材。基层工作亦是如此,当旧经验撞上新矛盾,当老办法难解新课题,“草鞋精神”恰是在坚守初心的根脉上催生新枝。杨善洲在大亮山捡果核育苗、拾畜粪施肥,用土办法唤醒万亩荒山;福建团队将颓圮的夯土房变身网红民宿,“土味美学”激活古村落文旅振兴……这些实践无不印证:攻坚克难,既需“不破不立”的胆气,更需“破而后立”的智慧。当基层干部善用“草鞋智慧”,以柔韧化解刚性矛盾,以巧劲撬动顽固症结,便能将千头万绪的基层经纬,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民生之网。

(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人民政府 閤爽博)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