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以勤俭之弦拨响清廉强音

勤俭节约,是我们党赢得人民信任与支持的优良传统。在当下时代,党员干部更需率先垂范,将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融入血脉的精神标识和不可撼动的行为准则,以自身的清风正气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以俭修身,拧紧思想“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党性的体现。发扬勤俭节约作风,首要在思想深处拧紧“总开关”。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勤俭节约绝非一时之计、权宜之策,而是关乎党的性质宗旨、关乎政权稳固、关乎人心向背的永恒课题。要时刻保持对“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高度警醒,常思物力维艰,常念民生疾苦,将勤俭节约内化为崇高的价值追求、坚定的政治品格和自觉的行为习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唯有牢记“我之小节”关乎“国之大者”,让思想灯塔常亮,才能穿透奢靡浮华的迷雾;让清廉自律成为心中最明亮的坐标,才能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精神高地。

躬行节俭,构筑行动“防护堤”。理念生根,贵在行动。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必须在党员干部具体的工作实践和一言一行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要求党员干部从点滴做起,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公务活动中,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在日常办公中,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推行无纸化办公,降低行政成本;在资源使用上,优化配置,提高效能,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带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各项规章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每一分公款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要真正把勤俭节约的要求融入制度设计、嵌入业务流程,构筑起防止浪费、遏制奢靡的坚实堤坝。

代代传俭,守牢作风“传家宝”。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要将弘扬勤俭作风与赓续党的红色血脉紧密结合起来,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与崇高精神,从中汲取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要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率先垂范,在单位、在家庭、在社会中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党风政风的持续向好带动社风民风的向上向善。要将“俭以养德”写入家风传承,带头践行节俭理念,让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清流在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中生生不息地流淌。(李雅静)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