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这其中既体现了乐观豁达的工作态度,也蕴含着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平时工作中不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识别了它的“真面目”,找到“破解术”,困难也可变为“佳境”。
困难是道坎,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近年来,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隐患,我们主动出击,变“卡脖子”清单为攻坚清单,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于技术封锁中突破重围,形成了“从0到1再到100”的完整链条。前进道路上,困难的存在是必然的——或因旧制度、旧路径不能适应新形势,或因旧方法、旧思维不能解决新问题。说到底,困难的根源在于一个“旧”字,而破解困局的关键则在一个“变”字。当困难来临时,唯有增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意识,才可能抓住机遇、突破困境,变“绊脚石”为“支点”,把“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审题”有道,方能知难破难;“解题”有术,才能拆难解难。困难不可怕,关键在于“心中有数、手上有招”。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越复杂、越艰巨,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打破常规、闯出新路。这要求党员干部打破因循守旧的路径依赖,树立全局思维、系统思维,从整体出发,由小及大、由表及里地梳理问题,把大困难拆解为小问题后一一解决,以思想破冰引领实践突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战胜困难,就要主动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问题突出、矛盾尖锐的地方,开展常态化、打井式调研,动手“抓活鱼”,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才能把隐藏在困难中的机遇精准识别出来,找到问题本质、抓住破局关键。
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面对有风有雨的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断丰富应对变局、破解困局的“工具箱”,锻造一身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钢筋铁骨”;另一方面,也要胸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豪情,增强“该出手时果断出手”的胆略、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勇气与决心向最难之处攻坚、向最深之处挺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推进,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
(作者:王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