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311.3万条建议承载的民主实践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超过311.3万条网民建议如涓滴汇海,为规划编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5年前,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蒲圪卜村的村干部李电波,以“云帆”的网名敲下关于“开展互助养老”的建议,他没有想到,这个从基层实践里萌发的思考,能通过互联网,被党中央看到,并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那一年,我们党在五年规划编制史上首次开展“网络问计”,汇集了逾百万条建议。当下,311.3万条网民建议,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群众心声,映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311.3万条建议,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注脚。这些海量数据,体现“问计于民”的制度设计。每条建议背后都跃动着鲜活的人民智慧,像毛细血管般将社情民意输送到治理体系的神经中枢。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民间方案,最终化作老旧小区加装的电梯、街头新增的爱心长椅、社区新建的口袋式公园,展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温暖的底色。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本次“网络问计”充分听取群众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实现了“参与广度”与“决策效能”的高度融合。311.3万余条建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鲜活注脚,是持续拓宽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渠道的生动实践。实践表明,中国式全过程人民民主正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保障每一位公民都能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

311.3万条建议,每一条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具象化表达。从建设夕阳红餐厅的敬老细节,到实施育儿补贴政策的制度设计,再到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亿万民众用指尖投票构筑起社会治理的最大同心圆。这些建议既呈现着收入增长、医疗改善等传统诉求,也涌现出乡村全面振兴、国家统一等热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让“党和政府要干的”和“老百姓心里所盼的”同频共振,我们定能绘好“十五五”发展新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壮美篇章。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