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防汛抗洪“三点发力”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以“汛”为令,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打好防汛主动仗,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幸福家园。

备豫不虞精准施策,下好防汛抗洪“先手棋”。汛期未至,战备先行,防汛工作容不得丝毫懈怠,党员干部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进入临战状态,打好防汛抗洪有准备之仗。要压紧压实责任链条,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责任清单,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优化应急处置流程,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党建+网格”机制优势,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包片负责、包户到人、包保重点部位,把防汛责任细化到每个网格单元,广泛发动网格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参与风险排查、值班值守,组建党员先锋队、群众联防队,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宣传,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智能传感设备、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优势,加强对平时容易忽略、地貌相对复杂、隐患问题较多区域的监测预警,做到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真正把工作做在平时、落在细节、抓在实处,以万全准备下好防汛抗洪“先手棋”。

闻汛而动向险而行,筑牢勇战洪峰“生命线”。党员干部作为防汛救灾“排头兵”,要时刻牢记守土尽责、守土有责,迎难而上,在防汛抢险最前沿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护盾。要及时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充足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全力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特别要关注老人、儿童、孕妇、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安排专人做好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工作。要保障汛期各地区社会治安稳定,组织多方力量加强受灾区域治安巡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救灾物资有序发放。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回应关切、澄清不实信息,维护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秩序。要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精神,始终坚守在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全力保障抢险救援高效有序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责任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坚决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

干群同心恢复生产,绘就家园重建“新画卷”。防汛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秩序。要通过务实有效的灾后重建措施,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回归正轨。组建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制定灾后重建全周期管理工作方案,明确重建时间节点和工作路径。强化要素保障,多渠道筹措重建资金,有效整合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满足灾后重建资金需求。加强建材供应保障,建立绿色采购通道,确保重建资源及时到位。要做实防汛抗洪“后半篇文章”,科学制定重建规划,加快修复受损的道路、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生命线”及时恢复畅通。组织专业力量对受灾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做好环境消杀和疾病防控工作,防范次生灾害发生。要帮助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通过走访慰问、政策帮扶等方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在灾后重建中交出合格的“民生答卷”。(高密市委组织部 王健)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