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利用电商运营拓宽农产品销路……”“年轻人头脑灵光,发展村集体经济少不了他们……”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训班上,来自全旗11个苏木镇的后备人选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这是该旗扎实做好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储备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聚焦破解嘎查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难题,创新构建“三筛三育”机制,着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嘎查村“两委”后备铁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筛村情 摸清班子运行质效
“咱村班子运行咋样?”“集体经济增收有啥难处?”“后备人选心里有没有数?”年初,在大佘太镇马卜子村的田间地头上,旗委组织部联合社会工作部负责同志与村干部“拉家常”“唠实嗑”,笔记本上写满了乡亲们的真心话。
在新一届嘎查村“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中,乌拉特前旗破除“坐办公室拍脑袋”的旧思维,采取“两次摸排+实地了解”的形式,由11个苏木镇对93个嘎查村进行首轮摸排,旗级成立联合调研组对31个嘎查村进行二次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梳理矛盾焦点,确保嘎查村情实际、现任“两委”班子运行质效、本土人才队伍状况、影响换届潜在风险“四个清楚”。最后确定了85个平稳型村,3个需关注型村,5个重点难点型村,并制定了“一村一策”方案,保障嘎查村“两委”换届顺利开展。
筛人才 严把标准拓宽渠道
“就想为家乡出一把力!”乌拉特前旗新安镇羊房村的到村任职大学生刘翔宇说。因工作表现突出,受到镇、村两级的一致认可,本次换届他如愿以偿成为羊房村“两委”后备力量。
选人育苗,乌拉特前旗有套硬规矩。明确“双好双强”“五个过硬”硬标准,划出17种情形负面清单。通过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党组织推荐,重点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本村致富能手四类人员中“淘金”。引入“梯队式筛选”模式,首轮撒网初筛建立基础名单,结合嘎查村需求二次比选“瘦身”,综合研判形成后备储育名单。对班子弱、后备缺的嘎查村,苏木镇党委“一把手”亲自调度,确保人才不断档。
筛资格 双层联审拔尖选优
“这是发改委反馈回来的联审结果,有几个征信存在问题的后备人选需要咱们再研判一下。”旗委组织部办公室内,干部们正在对刚汇总起来的嘎查村“两委”后备联审结果进行逐一研判。
为杜绝后备力量“带病上岗”,乌拉特前旗构建“苏木镇初审+旗级联审”双层把关体系。苏木镇党委从道德品行、履职能力等角度,充分征求纪委、派出所、人民法庭等机构意见开展资格初审。旗委组织部组织19部门聚焦政治表现、廉洁自律深化“政治体检”。联审结果即时反馈并实行“一人一档、优进绌退”动态跟踪,对不适任者清退增补。累计完成5批次1126人次联审,储备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245人、嘎查村“两委”后备人选648人。
育良苗 精准施训强根基
“培训不玩虚的,直接教咱如何带动增收!”后备力量培训班上,来自西小召镇金星村的党组织书记苗立国信心满满。
乌拉特前旗着眼后备力量长远发展,构建精准化、实战化培育体系。聚焦集中培训,结合农牧民党员进党校轮训和后备力量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了2期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训班,用“集中授课+案例教学+田间课堂”模式,聚焦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等核心能力精准施训。深化导师帮带,由苏木镇班子成员、优秀包村干部、明星村书记组成导师团,对后备力量进行“一对一”“多对一”指导。实施“承诺、践诺、评诺”跟踪管理,后备力量每季度汇报践诺进展,苏木镇党委将季度评诺结果作为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强化实践锻炼,积极推行“村级实事项目领办制”,引导后备力量主动领办矛盾调解、产业推广、应急抢险等村级实事,下沉到田间一线“捞问题、破难题”,将基层一线打造成淬炼本领“主战场”。截至目前,已有1名后备力量进入嘎查村“两委”任职,3名后备力量通过届中调整担任党组织书记。(乌拉特前旗委组织部 贾俊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