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厉行节约作表率 清风正气润民生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本色的战略举措。 其在党政机关的深化实践,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与柔性的文化浸润双轨并进,不仅大幅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能、巩固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更在强化制度权威、优化治理能力、重塑清正廉洁执政伦理、引领崇俭戒奢社会风尚等维度彰显深远意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意识筑基,先锋垂范。基层党员干部须筑牢思想根基,将节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细微处着手,带头践行“光盘行动”,厉行节水节电,杜绝铺张浪费。焦裕禄同志便是光辉典范,在兰考工作期间,一件旧大衣穿了十几年,被褥缀满42处补丁,办公用具修旧利废,以点滴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朴素本色。 正是这些日常的率先垂范,传递出强大的节约正能量,推动风尚形成。同时,更应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员+群众”联动模式,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中主动传播节约理念,如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扎根大亮山植树造林,栖身窝棚、蓑衣竹帽为伴,将极致节俭贯穿始终,其事迹深深感召了万千群众,生动绘就“党员带头、万众响应”的实践画卷。‌

作风塑形,清廉固本。行政机关作为服务人民的前沿,其作风即为政府形象的缩影。厉行节约作为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有力重塑政府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形象,赢得民心。孔繁森同志在雪域高原,生活极度清简,常以榨菜、白饭果腹,却将微薄工资倾囊资助藏族孤儿与困难同胞,其清廉节俭的丰碑,巍然矗立在边疆人民心中。 同时,《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刚性约束,对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违纪违规现象形成有力震慑,推动反对浪费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台阶。

治理增效,民生为本。基层党员干部须紧扣节约型机关建设核心,精心策划组织多元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强化节约意识,大力培育崇俭尚实、厉行节约、摒弃浪费的机关文化。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百坭村,精打细算每一分扶贫款,发展产业时锱铢必较成本效益,她那密密麻麻记录着“省钱经”的笔记本,正是基层党员在推动发展中恪守节约、担当作为的鲜活注脚。 此类举措,有效在全社会播撒勤俭节约的种子,营造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赋能高质量发展。更要务求将节约理念深度融入教育等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绝壁凿渠时,穴居山洞、烤洋芋充饥,千方百计压缩成本,终引清泉润泽乡梓,以此类实干担当,为建设节约型机关、驱动高质量发展筑牢实践根基。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 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必须永续传承的政治本色和精神基因,率先垂范于点滴,躬身实践于日常。唯有如此,方能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丽新篇章。‌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樟潭街道办事处  孙旭)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