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央视栏目《田野欢歌》首站走进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乐至川剧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丰收集结号》;乐至蜀绣等非遗项目亮相国际舞台;真红巷文旅街区项目主体竣工;乐至县第十三届“群英荟”烧烤美食文化周开幕;乐至第七届田园诗会如期举办……
2025年,乐至持续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依托“陈毅故里”“中国桑都”“中国田园诗歌之乡”等特色资源,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构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乐至样板”。
美丽中国•全民健身跑(四川•资阳乐至站)活动。
红色旅游提质升级 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最耀眼的文旅名片,距县城仅8公里的陈毅故里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军史教育、廉洁文化教育和乡村康养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目的地。
2025年,乐至深入贯彻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资阳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整合“红色沃土、本色乡村、绿色山水”资源,建设12平方公里红色绿韵旅游辐射区,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一方面,打造创意农业园、乡愁农耕体验基地等项目,推动红色研学从传统观赏向沉浸式体验转变;另一方面,在节庆期间推出诗词展览、红色电影、非遗手作等活动,将红色教育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吸引游客踊跃参与。”陈毅故里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统计显示,今年1至6月陈毅故里景区接待游客125.26万人次,全年有望突破300万人次。
陈毅故里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功能,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把陈毅故里打造为全国红色旅游和巴蜀美丽乡村目的地。
《田野欢歌》在帅府粮仓拍摄。
农旅融合产业联动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位于劳动镇的“帅府粮仓”粮经统筹示范区涵盖敖家寨、双龙、庙山等9个行政村,规划面积1.5万亩。目前园区38个子项目全部建成,宴语餐厅、秧咖啡、遵生小院、庙山别院等项目已投入运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全面投用后,预计年引流游客超20万人次,旅游增收逾2000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帅府粮仓”的蓬勃发展,是乐至农旅融合加速的缩影。在帅府粮仓垂钓、品火锅蚕桑宴,到高寺镇摘葡萄、尝肥肠鱼,去东山镇体验种桑养蚕、酿桑葚酒……夏日帅乡,处处皆是休闲度假好去处。
2025年,乐至持续深耕农文旅融合,培育生态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农旅项目,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文化与自然风光的热门打卡地。
此外,乐至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旅产业,开办农家乐、民宿等,增加收入,并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乐至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已形成“农业观光+美食体验”产业链,推动“农田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实现“以节促旅、以旅富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旅融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乐至第七届田园诗会。
文旅创新多元业态 激发市场活力
乐至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文旅多元业态齐头并进。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一步提升乐至文化知名度;川剧委培生亮相,让乐至川剧焕发新生机;乐至蜀绣走出国门,惊艳世界,展现乐至传统技艺魅力;乐至烧烤美食文化周持续举办、创新发展,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乐至以“赛事搭台、文旅唱戏”模式,举办全民健身跑、四川省桥牌锦标赛、青少年围棋交流赛等赛事,助力旅游业发展。如2025年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暨美丽中国·全民健身跑(四川·资阳乐至站)吸引2000余人参与。赛事期间,乐至全域旅游热度飙升,陈毅故居、帅府粮仓等景区游客如织,带动餐饮住宿消费明显增长。
以赛为媒、以体兴文,正是乐至丰富文旅业态的创新实践。持续举办烧烤美食文化周、田园诗会等品牌活动,“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成渝特色赛事之城”“烧烤美食之都”等名片逐步打响。“在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进程中,乐至将立足本土,打造‘川字号’文旅名品,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乐至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濛溪河畔的文明曙光到今日城市烟火,乐至在2025年用考古发现追溯历史根源,以精彩节庆活动吸引八方游客,以特色文旅项目留住人心,以文旅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未来,乐至将深化“农业+文旅+康养”全产业链建设,让“诗与远方”走进百姓生活,续写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辉煌篇章。(资阳市乐至县融媒体中心 谢义 姚阳 陈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