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让实干的人有盼头

青年人才是基层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是改革攻坚的中坚力量。现实中,一批年轻干部扎根一线、甘于吃苦,挑起了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担。干部成长离不开组织培养,组织工作必须释放出清晰信号:实干有回响,实绩有位次,脚下有泥、心中就有光。

要让实干的人看到“可期的路径”。路径清晰,方向才明确。青年干部渴望成长,组织工作要更加注重为实绩突出者拓宽晋升空间,将实践经历转化为成长阶梯,让担当作为者有位。优化干部培养链条,把挂职锻炼、交叉任职、蹲点驻村等作为磨砺平台,构建“基层起步-一线摔打-重点历练”的递进路径。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要拉清单、定导师、搭平台,让年轻干部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走得有方向。

要让实干的人感受到“被看见被认可”。踏实的干劲,需要温暖的回应。要完善一线识别机制,探索“日常调研+群众评议+现场比选”等方式,把埋头苦干的人识别出来,把关键时刻顶得上的人选出来。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能干者有舞台,让实干者有盼头。

干得好的年轻干部,不仅应该获得精神上的鼓励,组织还要给他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将重点项目攻坚、乡村治理实效、群众满意度等成果纳入实绩档案,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完善表彰评优体系,对敢扛事、能成事的青年干部及时鼓励、适度倾斜。推动待遇、发展、荣誉与实干挂钩,让“多干的不吃亏”“干得好的能上来”,以鲜明的价值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党工委 郑希赟)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