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强军思想引领强军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摘要】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重大时代课题。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人民军队将坚定不移在党的旗帜下铸牢军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全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习近平强军思想 强军实践 人民军队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主席在领导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与时俱进的习近平强军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遵循,指引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阔步前行,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磅礴伟力。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指导地位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行动纲领,为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回应百年变局下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当前,我国安全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大,习近平强军思想积极回应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以深远的战略视野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强军思想锚定强军目标,深刻阐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战略逻辑,将强大国防确立为民族复兴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针对个别西方国家的围堵遏压、威胁挑衅,要求全军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通过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打造精干高效的联合作战体系,确保人民军队随时能战、战之必胜。创新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以历史主动精神塑造安全态势,提出“坚持以武止戈”的辩证安全观,推动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以强大实力慑止冲突。在波谲云诡的百年变局中,习近平强军思想以斗争精神筑牢底线、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开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强军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军事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这一重要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守我们党一脉相承的建军治军原则,紧密结合新时代强军兴军实践,以原创性理论贡献实现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科学阐明新时代战争制胜机理、军队建设目标与发展路径,深刻回答“打什么仗、怎么打仗”“建成什么样的军队”等根本性问题。通过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与国际战略变局、国家安全需求深度融合,习近平强军思想不仅赋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新的时代特质,而且以体系化的理论突破开创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境界,在强军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真理力量。

指明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方向路径。习近平强军思想不忘初心,着眼长远、开拓创新,把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系统谋划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蓝图。科学规划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目标。深刻阐明斗争方略,把握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的辩证统一,坚持战、建、备一体推进,加速提升实战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根本指引。清晰规划发展路径,强调依托机械化基础,发挥信息化主导作用,瞄准智能化发展方向,加速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新时代强军事业指明实践方向,使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强军思想,诞生于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强军兴军实践,以高瞻远瞩的视野、革故鼎新的气魄,提出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学理根基、宏阔的战略前瞻和鲜明的时代品格。

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始终在党的旗帜下行动和战斗。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

时代要求:强国必须强军。通向民族复兴的征程,注定充满艰难险阻。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显著增强,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只有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才能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受侵犯。

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作为统领军队建设全局的总纲,必须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未来一段时间,我军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机械化高度发达,信息化基本实现,智能化取得重大进展,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全面提高;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备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军队。

根本指向: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使命所在、价值所在。当今世界,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准确把握现代战争规律和作战指导规律,构建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要求的现代作战体系,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加强军事斗争一线练兵,不断提升部队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能力。

战略布局:推进军队高质量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实战导向、科技赋能、体系支撑和资源统筹,推动军队建设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形成强国复兴大局下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要强化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各领域、全链路、各层级治理,创新战略管理机制,注重基层治理与跨军地协同,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以高水平治理推动强军事业高质量发展。

必由之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深刻演变。必须持之以恒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要立足稳中求进基本原则,系统破解国防与军队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体制藩篱、结构制约与政策瓶颈,持续激发部队活力。要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前瞻规划未来改革路径,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强大引擎: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要想在未来战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重点突出国防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认知、创新与运用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前沿性、颠覆性、战略性技术,不断培育新科技增长极,加快推进军事智能化,掌握发展主动权与未来战争制胜权。聚焦战争和作战问题,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的军事理论体系,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强大理论支撑。

根本大计: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政治标准贯穿人才培养、考察、使用全链条。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通过精准化能力锻造、实战化场景淬炼、前瞻化人才储备,全面提升军事人才对核心军事能力的支撑效能。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加快一流军事院校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政策制度体系,尽快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法治保障: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依法治军是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围绕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尽快形成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通过理论与实践创新加速法治化进程。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将法治教育纳入训练体系,融入强军文化,引导官兵内化信念、外化行动,形成全军上下厉行法治的良好氛围。坚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领导干部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严守法律红线,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重要依托: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当前,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与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正发生历史性跃迁。要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的统筹协调,着力实现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推动资源要素的互通共享。聚焦“一体化”实现国家战略能力最大化,不断强化全局统筹,突出关键环节,协调联动发展,推动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协调提升。持续深化国防教育宣传普及,不断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切实培育全民国防观念。

特有优势: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作风优良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集中体现。要把作风建设作为人民军队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下大力气整治松、散、虚、软等问题,深化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用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确保全军纪律严明。

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强军兴军伟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转变,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政治建军谱写新的时代篇章。2024年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更加牢固。在军队建设的重大历史时刻,习近平主席作出战略决策,为新时代政治建军谋篇布局,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全军上下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首位,不断夯实忠诚于党、听从指挥、献身使命的思想政治根基。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行动自觉显著增强。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增写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的内容,把这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实现形式在党章中确立下来。“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成为全军官兵的自觉行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全面强固。习近平主席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推向深入,以整风精神扎实开展政治整训,持续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纠治不正之风,坚决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推动人民军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人民军队破除了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解决了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在新时代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历史性变革。体制编制全面重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防与军队改革,成功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和军事政策制度体系,人民军队体制机制、力量结构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军队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加速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递进与跨越发展,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着力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军事科研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军队资产现代化管理体系及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快速跃升,发展步伐显著提速。军队治理模式发生深刻转变。人民军队深刻把握军事治理规律,通过系统构建涵盖军事法规制度、军事法治实施机制、军事法治监督环节和军事法治保障支撑的严密体系,为军队法治建设构筑起坚实稳固的制度支柱。

捍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能力全面提高。人民军队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屏障,以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成为维护全球与区域和平稳定的关键力量。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显著跃升。全军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备战打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立起备战打仗的指挥棒与责任担当,武器装备体系化、信息化、自主化、实战化发展加快推进,作战力量更加精干化、模块化、多能化,信息作战、电子对抗等新型战斗力要素规模质量同步跃升,联合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面对风高浪急、接踵而至的各种风险挑战,人民军队坚决听令而行、迎难而上,强力震慑“台独”分裂行径,加强边境管控和反蚕食斗争,组织南海、台海常态化巡航,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等,有力维护了国家战略全局稳定。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军队坚定履行大国军队责任担当,全面推进新时代军事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人道应急响应体系与多边和平行动框架,强化在军备控制、防扩散领域的国际协同,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合力应对新冠疫情、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问答》,北京:解放军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②于巧华:《以高水平治理推动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2023年第15期。

责编/周小梨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一丹]